一、信息时代的特点
众所周知,以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人造卫星等航天技术的问世为标志,人类开始了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跨越,就推动地球文明发展而言,这又是一次质的跨越。之前那次是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的跨越。
信息时代具有知识爆炸的特点,各个领域分分秒秒产生着海量信息。在这个时代,凭借计算机、手机、互联网和卫星定位等高新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应用,信息的传播速度、信息的收集、分析、交换、采用速度,较前时代均以几何级数提高。这是文明的大提速,文明战胜愚昧,速度粉碎屏障。没有什么能阻挡信息传播的幅射化,大趋势不可战胜!
信息时代还具有信息公开的特点,以往被信息边缘化的大众,日益成为信息享有的主体。互联网的普遍使用,确保了信息来源的多元化,成为制造和封锁信息的克星。可以预见,人权理论和实践在信息时代必然会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信息公开与人权
何谓人权?简而言之就是人生存与发展历程中所应享有的权益。这些权益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宗教、环境等方方面面。要想享有这些权益,巩固发展自己的人权,就需要知情权——了解熟悉自己生活社会的实际情况;参与权、选举权——参加或推举能够代表自己意愿的有经验的人参与各级立法和管理;监督权——依靠有效途径,监督各级政府部门依法、高效、廉洁地行政。这些即通常所说行使纳税人或国家主人的权利。上述权利得以落实的前提是确保信息公开。
历史揭示,古今中外,一切高踞上位,视民众如草芥的统治者,如封建时代的帝王,无不奉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主义——只让民众顺从,不让他们有头脑。凡是视百姓为臣民,蔑视人权的统治者,通用手段就是垄断信息、封锁消息、制造假象。这些手段一不灵光,挽歌接踵而至。
信息的海啸冲决了愚民政治的堤防,特别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互联网技术的问世,强有力地突破了电视、电台、报纸等传统媒介的局限性,把巨量的,原汁原味的信息迅速地、忠实地,一视同仁地奉献给不同阶层的男男女女。
在中国,为加速网络业建设,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并以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的加入。各类网站——政务的、商业的、公益的……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现在,中国已有五亿多网民,可以说,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任何一个公民,只要你愿意,借助一台电脑或一部可上网的手机,互联网随时随地可以满足你的信息需求。大至世界形势、国计民生,小至娱乐怡情、生活常识,如同阿拉丁神灯,呼之即来,有求必应。这种由技术革命催生和确保的高质量的信息公开,使大众提高了辨别真假、善恶、美丑的判断力;建立了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自信心;明白了时下或未来自己应享有什么权益,又应承担哪些义务;增强了对社会事务发言、参与和监督的责任感。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伴同信息时代,人权主体意识的大觉醒已踏着铿锵有力的步子到来了!
三、人权信息与社会发展
实践表明:在信息时代,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事关人权的信息传播越通畅,人际关系就越和谐,社会发展也就越稳健。原因有三:
(一)信息通畅标志政府与民众关系和谐。包括互联网在内的传媒发布的新闻凡事关人权者,受众最为关注,涉及人权的信息,传播也最为迅速。大大小小的人权问题,政府往往有责。一旦见诸媒体,政府若不积极解决,或设法掩盖,不仅遭人诟病,起于青萍之末的微小气流还可能酿成大风波。近二十年,世界一些政府更迭、垮台,虽有种种原因,但处理人权信息失当,是一通病。
我们也有教训。改革开放之前,即便是造成重大生命损失的天灾人祸,也总被捂得严严实实,封锁媒体,屏障民众,特别是文革十年,人权建设在中国受到痛心的挫折,最终在首都的天安门广场爆发了上百万人的抗议运动。一些史学家视这次民众运动为国家一个时期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来临的前奏,不能说没道理。
今天,人权事业在中国蓬勃发展,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和执政党的党章,人权状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人权信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重视。有关社会保障、医疗问题、农民工待遇,留守儿童权益、食品安全以及跨桥、矿难等安全事故的新闻信息,往往第一时间就能见诸互联网和各个媒体,而且往往辅以评论,追踪相关部门反应和解决结果。近年来,我国推出了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官们的共识是:尊重民众,少说“无可奉告”,要在第一时间公布发生的事件,事后再寻找事件发生的原因。“出于必要,一时不能说真话,但是绝不讲假话。”改革开放以来,尽管面临贫富不均的矛盾和贪污腐败的难题,中国社会总体上能持续稳定,经济强劲发展,且势头至今不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力行尊重保障人权,同民众互信互谅,信息畅通,社会关系大体和谐。
(二)信息渠道有助人权诉求和增强民众的公民意识。传媒业在各国不管是私营为主,还是公营为主,天性决定了他们与政府各级部门总是保持着多多少少,有时甚至是微妙的搏弈关系,政府也依据相关法律约束媒体。两者相互监督,确保政府依法行政,媒体依法运作。基于这种关系,信息时代的民众越来越多地借助媒体,表述自己的人权诉求或替他人打抱不平。在中国,民众的切身利益受到侵害,以往多是找执法机构、立法机构、审判监察机构和政府行政部门求得解决。维权求助于媒体,特别是求助于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网络媒体,只是近些年的事。为什么?因为这种新型媒体传播快、覆盖广、影响大,且能个人操作——上网发个帖子,诉求就传出去了,而且会有反响。2010年3月22日,中国河南省睢县城郊乡出了一件事,有个到乡政府办事的农民因用了乡长的杯子喝水,乡长与他发生肢体冲突,这个农民因此遭到拘禁。此事一经上网,立即被称为茶杯门,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纷纷跟帖评议。事发一周,这位乡长就失去了职务。
通过网络媒体,民众还增强了公民意识,主动行使当家作主,监督权力的权利。今年8月26日,陕西省延安市发生一起致多人死亡的特大车祸,省安全监察局局长杨达才赶到现场处理。但是,面对凄惨场景,杨局长挺着肚子,露出微笑的一张图片,流传网上后,引发公愤,被网民讥为“露出心底的自私与冷漠”。有人从图上发现,杨腕上戴着一块价格不菲的名表,并质疑表的来路。跟着网上又出现杨在不同场合戴着五块不同的名贵腕表的图片,杨回复均系合法收入所购。于是,口舌之争顿作轩然大波。“手表局长”成了杨网上的代称。远在湖北省的三峡大学学生刘艳峰认为杨是公职人员,公民有权了解他的收入实情,以澄清其名贵手表的来路,并致函陕西省财政厅要求公布杨2011年的工资总额。事情终以杨去职而告平息。只要认真观察就能发现,今天的中国,人权诉求的众多渠道和日臻完善的法律体系,让人们作为国家公民越来越有底气。
(三)人权发展助推信息社会的和谐发展。世间人是第一可贵的。飞天外,探深海,什么奇迹都可创造。但是,只有掌握了前沿科学知识,具备现代意识的人,才能在自然领域和社会管理领域,大展身手,创造奇迹。这就需要尊重人、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首创精神。为此,就要营造一个人们信任的运行公平、公正、公开的政治环境;一个人们生存发展和各方面权益都受到充分保障的法制环境,让民众生活得平等、安全、富裕、和谐。这正是邓小平引领中国人民破除旧形态的束缚,坚定进行改革开放的初衷。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改革搭上了信息时代的快车,我们牢牢抓住这个机遇,努力消化井喷般涌现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此锻造文明、富强的国家。今天,伴同生产力的大发展,我们社会发生了巨变。曾经被视为异端的人权思想、人权主张重新受到尊重,人权事业蓬勃开展。
——围绕和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和扶贫、帮困、助学、救灾等救济项目,立法机关加大立法力度。目前已出台的法律基本覆盖了上述群体和项目。
——成立了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等人权专业机构,相关政府部门设立了人权专业处室,社科院和诸多大学也成立研究人权的学术机构。各方互相配合又各有分工,系统地、富于前瞻性地进行人权研究,开展人权教育和关涉人权的其他工作。
——加强非政府组织的建设,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广义上说,这类机构都应列为人权组织。据知,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各类基金会到2012年9月已达2752家。这些基金会配合各级政府,通过募集资金,开展各种慈善公益活动,扶贫、帮困、助学、救灾、环保……做出很大贡献。
现在,相关法律正构成和谐社会的基石,相关组织正成为人权事业的生力军,人们珍视自己的权益、愿意承担义务的风气正在形成,公民整体素质不断提升。2008年四川发生了大地震,未待号召,许多非政府组织和成千上万的志愿者第一时间,从四面八方冲向震中汶川,同军队一起,冒着余震,救死扶伤。全国民众捐款、捐物,组织医疗队、慰问团迅速开向四川——生命高于一切!人权中国的形象这一刻感动了世界。
人权发展社会发展相互促进,人权有了保障社会还会动荡吗?
四、信息时代的国际人权交流
信息时代是生产力跃进式发展的时代。作个对比吧,从1949年到1979年三十年,我国钢铁的年产量一直徘徊在一千万吨,使大劲也上不去。现在,我国一年的钢产量就达六亿吨,还用力勒着缰绳,产能没有全部释放。
在这个时代,人权与人权状况同样受经济、文化、科技水平的制约。因此,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面临新的需要解决的人权问题,譬如能源消耗、碳排放量、环境污染、清洁用水等等。这些问题都会逸出国界,都需要国际社会协商解决。又譬如地球南北极的开发,外层空间的利用……这都需要制订全球人共同遵守的规定。况且,人权概念从来是动态的,随着时代进步,已有的人权概念内涵还在不断丰富,外延也在不断扩展,如健康标准、老龄界定、贫困线划分……这些应有人权、法定人权范畴的变化,也都需要国际社会共同探讨。但是,制订共同的游戏规则,从来不易。仅仅十多年前,当我们立足现实,提出生存权、发展权和社会、经济、文化权利是必须重视的人权时,曾遭受一些国家的质疑和反对,经过反复对话、交流,这些质疑和反对才逐渐趋于平息。因此 我们说信息时代,国际间的人权交流更为重要。
信息时代又是国际关系大调整的时代。国家或地区有分有合,利益此消彼长。不能不承认,多元化的时代的本质决定了,没有一种哲学可以穷尽所有事物的规律,或一一给出清晰的答案。因此,国际社会中主张包容、合作、共赢,利益兼顾,反对称霸世界、到处插手别国事务是主流声音。出于不同原因,国家有贫有富,有先发展,有后发展,但平等的原则在这里必须体现,没有谁万年不败,看看罗马帝国吧。实际上,处理国家间的关系和处理邻里关系区别不大。关心邻居可以,关心邻居的财产就不对了。承担义务是好事,但不顾对方拒绝,强行去“承担义务”就令人生疑。再回到人权的话题,有国才有家,珍惜人权就应当珍视主权,失去了血脉土地,还能主张什么权利?国际间和平发展才是正理,邻国间友邻、睦邻才是正理。我们历来主张,处理国际间事务,讲对话,不讲对抗。在信息时代,这点更为重要。对话就必须加强彼此往来,人权的方方面面又密切联系着主权,频繁地开展国际人权交流就更显重要。
信息时代更是人权彰显的时代。信息加高科技的发展,使我们这个星球变化日新月异,令人眼花缭乱。使人的工作、生活也随之不断变化。
托改革开放之福,中国人幸运地从未曾充分发展的工业时代,一下跃入信息时代,送走贫困,挥去了物质匮乏的恶梦,惊喜地享受着扑面而来的实惠——汽车、住房、家用电器,个性化的穿着,讲究的吃喝,便捷的出行,完善的服务,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言论、信仰、创作、出版、居住、迁徙等这些曾经只能想想的自由,如今都到眼前来。实有人权这样多,人们当然活得愉快。但是,造化弄人,人们同时要面对生活节奏快,出行迁徙多,生存环境变化快,竞争压力大等种种烦恼,包括营养过剩催生出的肥胖症。三十年前,行走街上,难得见个胖人,现在,及目可见。于是乎,减肥在当下成了中国最赚钱的行道之一。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衷心希望所有发展中国家搭乘上信息时代的快车时,躲开肥胖症的纠缠。
数字信息压缩了地球,偌大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讲个场景与大家分享。红星美凯龙是中国最大的一家经营家具大卖场的私营企业。他们在上海建了一个未来生活馆,很有些高科技含量。其中,有这么个餐厅能满足你全家一起进餐的愿望,即便你的亲人在与你远隔万里的异国。当你在餐椅就位,对面紧贴餐桌的荧屏就出现了你的亲人,三维图像,清晰得几如真身。打招呼,聊天,评价盘中的菜味——你们用同样的餐具,盘中盛着同样的菜肴。这是两地的机器人按同一菜谱烧制的。这些都是信息技术的杰作。虽有家庭的温馨氛围,但餐终,却得不到有温度的吻,享受不到有力量的拥抱。我断言,高科技支撑的交流代替不了紧紧握手的致意。我更断言,信息时代包括人权交流在内的各种交流只会更活跃。生活在同一地球村,远近都算邻居。我亲爱的邻居,你们看呢?
(刘崴系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理事、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