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边员赛力克的巡边护边故事
赛力克是新疆吉木乃县萨尔乌楞村人,从小就看着父辈们日复一日地巡边护边,那份责任与荣耀便在他心中生根发芽。长大后虽曾外出闯荡,但最终还是回到这片他出生的地方,成为一名光荣的护边员,一守便是十多个春秋。
“人民卫士”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家三代接力护边
在帕米尔高原上,有一个叫红其拉甫的地方。这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氧气含量不足平原一半,风力常年在七八级以上。新疆喀什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原护边员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家三代人守卫边境,给红其拉甫边防连做向导,在生命禁区为官兵指向带路。
校门口执勤20年,每天往返路口上百遍
身穿辅警制服,手持指挥棒,徐国荣细心地观察着校园周边的交通动态。从2004年起,作为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西湖大队北山中队辅警,徐国荣就在杭州西湖小学校门口执勤点维持早晚高峰交通秩序。这个宽约26米的路口,他平均每天要往返上百遍,细心地引导家长、学生过马路,确保人身安全,指导过往车辆减速慢行,确保交通通畅。
这里是珠峰独一家
这个派出所的海拔大约4500米,常年高寒、缺氧,紫外线极强。这里的民警,平均年龄只有31岁,他们每年要巡逻120余次,每次约50公里,守护着每一寸土地。
-
“唤醒”老屋 富民增收
“从既往经验看,单打独斗不行,必须面向市场,集中开发运营。”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乡村规划师方杰,经北湖区政府牵线,走进月峰村。
华溪村,如今事事有保障!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考察时,曾专门就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进行过调研。6年过去了,华溪村现在情况怎么样?
薛家村,茶田讲了个动人故事……
村里如今建成了1600多亩生态茶园,其中500多亩都是名优茶。还有了自己的加工企业和品牌。通往山外的路修通了。茶叶不但销到常德,还借助网络平台销往全国各地。一批批游客慕名而来,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开农家乐、办生态农庄,全村民宿就有几十家。年轻人也纷纷从外地回来了,有的做电商,有的开超市……
毛纳村讲了一个生态好故事
毛纳村,位于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这是个“长”在大山深处的村子,遮天蔽日的雨林把村子严严实实裹了起来,出一趟山,要花大半天呢。吃饭要靠田。可这里“九山半水半分田”,全村600多口人,人均只有几分田。
-
“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正追梦的人讲梦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缘,塔里木河蜿蜒而过,那里有一望无际的沙漠,也有成片的胡杨林。2017年,从小在平原长大的于洋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下简称“西部计划”),来到这里并在新疆扎下根,如今已坚守了8年。
上海这家店的咖啡要摸黑喝
这家咖啡店自去年12月开业以来,客流量不断增加,已经实现了营业额与成本的持平。根据未来一段时间的预约情况,客流量还会继续上升。如今,这家店铺及10多家连锁门店已经吸纳了80多名残疾人就业,还带动了更多人关注和支持有身心障碍的群体。
温暖接力,畅通视障旅客返岗路
姚登学在广州已经工作了12年,每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老家。对于视力不便的他,每次乘车都是一次不小的挑战。得知他的困难后,粤黔两地政府和铁路部门主动伸出援手,为他量身定制了返岗“爱心接力”服务。
“爱心妈妈”陈玉文:为留守和困境儿童撑起爱的天空
作为磁县讲武城镇滏阳学校的一名教师,陈玉文已经坚持16年做留守和困境儿童的“爱心妈妈”。每天放学铃声响起,都有一些背着书包的学生来到陈玉文家,踢皮球、丢沙包……普通农家小院里充满欢声笑语。
-
河南孟州:“小板凳”议事会成效高
“小板凳”上问民需解民忧,凝聚了基层治理合力,也让居民在小区找到了“我爱我家”的归属感、“参与治理”的责任感和“共建共享”的成就感。
安徽淮北:“居民会客厅”里真热闹
铁运社区将原本9个办事窗口整合为“一岗通办”办事台,变“行政化”党群服务中心为“家庭式”居民会客厅。“其实现在绝大多数事项都可以手机办理,但老人使用手机往往不熟练,需要现场办理。俺们社区老人占比超六成,要是事事挨个上门办,根本跑不开呀!”刘迎春坦言。
江西:用心用情凝聚更多巾帼力量
“景漂”妇联是江西省“三新”领域妇联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蓬勃发展、不断壮大,江西省妇联积极推动妇女组织向“三新”领域拓展覆盖,有效凝聚巾帼智慧和力量,更好发挥“半边天”作用。
中国式民主行得通很管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一线见闻
从国家大政方针,到社会治理,再到百姓衣食住行,越来越多的“民声”促进了“民生”,越来越多的“民意”变成了“满意”,一个又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一次又一次接地气、聚人气的民主实践,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真正看得见、摸得着。
-
熠熠警徽照亮千家万户
从1979年开始,阜新市公安局太平分局建设派出所的7茬民警接力帮扶阜新市福利厂工人宿舍的困难群体,至今46年未曾间断,写下一段警民情深的暖心故事。2023年,建设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高墙内再开向阳花
清晨的阳光洒在江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操场围墙上,一幅巨大的彩绘格外醒目:一群身着未成年犯囚服的少年挺直腰背,认真聆听着警官教师的讲解,正对的黑板上赫然写着“忠善礼法”四个大字。这幅彩绘出自几名在押未成年犯之手,也是他们内心世界的真实映照。
“做扎根雪域边陲的格桑花”
随手翻开派出所的民情日记簿,密密麻麻记满了群众关切事:2024年12月24日10时许,网格民警在进行入户走访时,发现一起拖欠工资情况;2025年1月14日,村民索朗若旦到派出所提出春节后有人想租自家两间房,但不会拟合同,请求民警帮忙……
一位志愿者的八年宪法情:让宪法故事“声入人心”
八年日复一日,王玲熟悉陈列馆里的每一件展品、每一个角落、每一处细节,更有一套自己的讲解“秘诀”——面对不同的观众,采取不同的讲解“策略”。
-
“村民们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清晨,阳光洒在非洲第一大湖——维多利亚湖上。微风轻拂,湖面泛起层层涟漪。湖边,乌干达布伊奎镇逐渐从静谧中苏醒过来。不久前,在中国企业帮助下,这个小镇终于摆脱了“守着大湖缺水喝”的困境,实现了自来水入户,镇上5个村庄800多户居民喝上了放心水。
“我真切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温暖关怀”
“中国医生就像天使一般,我很高兴自己现在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在巴基斯坦国家心脏病研究所的病房内,8岁的女孩阿夫拉·阿米尔向中国医护人员表达了感激之情。
新春走基层|“三代”外籍医生的中国春节
今年85岁的莉莉娅,是大庆眼科医院的外籍专家,1998年在哈萨克斯坦退休后来中国就业。在大庆工作和生活的20多年里,莉莉娅记忆中只错过一个中国年,接触到的不少病例是她特殊的春节记忆。
意大利七旬老人徒步丝路 见证“一带一路”成果
2022年4月26日,携带一个背包、手持两根登山杖的卡马罗塔从马可·波罗的故乡威尼斯出发,开启了总里程2.2万公里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