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领域唯一专业网站
首页>出版物>《人权》杂志

互联网时代中国言论自由空间的拓展

来源:《人权杂志》作者:李云龙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言论自由是一项基本人权,也是中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公民权利。改革开放以来,在宪法和法律的规范下,中国社会的言论自由得到极大发展,言论自由的广度和深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尤其是从二十世纪末开始在中国发展和普及的互联网,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言论自由。互联网成为中国公众获取信息、表达意见和形成社会舆论的有效途径。互联网的普及和完善,极大地扩展了中国的言论自由空间。

  一、互联网提供了实现言论自由的新途径

  从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加快了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在政府主导下,中国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全国性互联网基础设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1997年,中国上网计算机为29.9万台,上网用户数为62万。①到2011年底,中国网民人数达到5.13亿。2011年,中国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手机网民人数达到3.56亿。14年间,中国网民数增长了827倍。同时,中国网站数量达到230万个,网页数量达到866亿个。②

  互联网及其应用的迅猛发展,为中国社会和公众提供了发表言论、表达意见的新渠道。第一,互联网具有强大的数据存储和检索功能,人们可以借此方便地搜寻各种信息,同时也可以表达和传播各种消息和思想。同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表达形式相比,互联网有容量巨大的特点。传统的表达媒介受其物理形式和传播时间的限制,只能让十分有限的信息和言论得到传播。互联网不受版面、频道资源等限制,它的容量几乎是无限的。互联网巨大的、而且还在不断提高的存储和传播能力,可以让所有人同时传送信息和发表意见。那些在传统媒体上原本没有机会发表言论的普通中国民众,可以借助互联网表达自己的意见。第二,互联网有强大的传播能力。只要借助一台电脑或其他终端联网,就可以把信息传送到网络上,供所有互联网用户使用。这样的传播能力,即使最强大的传统媒体也无法望其项背。由于有了互联网,每个中国人都可以向公众发表言论。互联网大大降低了表达意见的门槛和成本,中国普通公众可以在成本几乎为零的情况下向全世界发表言论。第三,互联网具有分散性和无中心性的特点。各个传统媒介都是一个信息发送中心,任何人传送信息和发表言论,都要通过这个中心。信息中心决定哪些信息可以发表,哪些信息不可以发表。传统媒体自动成为一个信息审查中心。互联网是一个发散性的网络体系,没有一个专门的信息发送中心。每个用户都可以向网络发送信息或从网络接受信息,信息进入网络后,就会自动分散复制,向所有计算机终端高速传输,将全世界千百万台计算机联系起来。③互联网的分散性特点使每个中国用户都成为一个通讯社,可以面对公众发表言论,这无疑大大拓展了言论自由的空间。第四,互联网具有即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互联网可以即时发布大量信息,时效性强。同时,与传统媒介的单向信息传播不同,互联网用户可以主动选择信息,并且即时作出反应。互联网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多种交流模式,可以实现交互式传播。由于即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互联网为中国公众提供了发表言论的便捷而高效的渠道。第五,互联网具有匿名性的特点。尽管通过IP地址最终可以确定言论发表者,但在网络社会中,人们之间的言论交流具有一定的匿名性。匿名或者假名使人们更容易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由于有了互联网,中国公众具有了更多发表言论的途径,中国社会有了更大的言论自由空间。

  二、互联网使发表言论和表达意见的空间急剧扩大

  互联网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容量限制,让普通中国民众的大量言论可以发表出来。在传统媒体中因为容量关系可能被过滤掉的大量言论,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得到自由表达。目前,中国网民每天通过论坛、新闻评论、博客等渠道发表的言论达300多万条。他们就各种话题进行讨论,充分表达思想观点和利益诉求。博客、微博客、视频分享、社交网站等新兴网络服务为中国公民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提供了更便捷的条件。互联网实质性地扩大了中国公众发表言论的空间。

  互联网大大降低了中国民众发表意见的门槛,扩大了发表言论的主体,减少了发表言论的成本。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只有少数符合媒体机构政治和商业要求的言论才可以发表出来。媒体资源的稀缺性导致对言论进行选择和过滤的必要性。互联网改变了这一切,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准入特权,发表言论不再是少数精英的专利。今天,中国网民只要拥有一台电脑、一条电话线或者一部有上网功能的手机,就可以通过网络公开或匿名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和看法,以几乎每个人都承担得起的价钱轻松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每个网民都是一个自主的言论发表主体,都可以快速高效地把自己的观点传达给公众。互联网以多种形式帮助中国公众实现了更多的言论自由。

  中国网络新闻普遍设置了跟帖功能。几乎每条受网民关注的新闻后面都开设了跟帖,网民可以随手在新闻后面发表自己的观点,热门新闻的跟帖达到几十万条。④新闻跟帖对所有网民开放,网民可以即时表达自己对某一条新闻的想法。新闻跟帖十分自由和随意,既可以长篇大论,也可以简单说一两句,甚至可以用一个词或一些符号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新闻跟帖表达的基本上都是跟帖者的所知所感,不一定有严密的逻辑和论据,只要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和情绪就行。实际上,新闻跟帖是把人际交流中属于私人领域的聊天和讨论转移到了网络平台上,变成了面向社会大众的意见表达。新闻跟帖实际上也是形成公共舆论的过程。新闻跟帖有自由随意性、即时互动性以及讨论持久性的特点。由于网络的匿名特点,网民可以不拘形式,自由而且广泛地交换观点和意见。

  网络论坛持续发展。网络论坛又名BBS、电子公告栏,是中国网民最早在互联网上发表言论的场所。二十世纪90年代初,中国就有了网络论坛。到1999年6月底,BBS/电子公告栏用户为112万人,网民使用率为28%。⑤2003年底,中国BBS论坛、社区、讨论组等用户达到1494万,网民使用率为18.8%。⑥2006年底,论坛/BBS/讨论组等用户达到5055万,网民使用率为36.9%。⑦2008年6月底,网络社区中的论坛/BBS访问率为38.8%,用户规模达到9822万人,在网络应用中排名第九。⑧2011年底,论坛/BBS用户达到1.4469亿,网民使用率为28.2%。现在,网络论坛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或者需要了解的专题性论坛,而各类网站,包括综合性门户网站和功能性专题网站,也都开设了自己的论坛。中国公众很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网络论坛发表言论。几乎所有门户网站都开设BBS论坛。在“百度”网站,网民可以就任何关键字设立专门的论坛,任何对此事件或话题感兴趣的网民都可以到论坛发表言论和图片,平均每天发布新帖多达200万个。⑨2009年,中国有上百万个论坛。根据抽样统计,中国公众每天通过论坛、新闻评论、博客等渠道发表的言论达300多万条,超过66%的中国网民经常在网上发表言论,就各种话题进行讨论,充分表达思想观点和利益诉求。⑩

  博客用户数量巨大。博客又名网络日志,是一种一般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文章的综合性网络平台。同其他互联网表达渠道相比,博客是固定的表达平台,用户可以在这里持续表达意见,甚至形成品牌,使表达效果最大化。博客容量大,既可以发表文字,也可以发表图像和视频,还可以与其他博客或网站链接。同时,一个博客本身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个公共言论平台,能够让读者以跟帖和评论的方式发表意见。2000年博客开始进入中国,并迅速发展。2005年,国内各门户网站,如新浪、搜狐等都开始开设博客,大大推动了博客的使用。2006年6月底,中国互联网用户博客使用率为23.7%,用户达到2915万。(11)到2008年6月底,拥有个人博客/个人空间的网民比例达到42.3%,用户规模达到1.07亿人。半年内更新过博客/个人空间的网民比例为28%,半年内更新过的用户规模超过7000万人,半年更新用户增长率高达43.7%。(12)2009年12月,中国博客用户激增到2.21亿,网民使用率为57.7%。活跃博客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在半年内更新过博客空间的博客用户规模达到1.45亿人,增长率为37.9%。(13)到2011年底,博客/个人空间用户达到3.1864亿,使用率为62.1%。(14)博客的出现,让中国普通网民掌握了话语权。博客已成为网上新闻来源之一。这意味着,数亿中国网民拥有了自由表达个人想法和观点的场所,可以向公众表达自己的要求、主张、观点和情绪,可以发挥公共影响力。截止2012年7月12日,新浪博客中已经有3个博客点数超过10亿,39个博客点数超过1亿,点数超过千万、百万的博客就更多了。(15)博客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成为中国公众表达意见、发挥影响的重要渠道。

  社交网站(SNS)发展为一种重要的表达渠道。社交网站是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一种互联网应用服务。它以真实的社会关系为基础,帮助用户保持现有的社会联系,寻找到失去联络的朋友,同时扩大交际范围,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建立起有共同爱好和共同兴趣的用户群组。社交网站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是发生联系的用户同质性高,有相同的兴奋点和关注点,传播效果佳。社交网络凭借用户间的交互性,在新闻资讯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了新闻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社交网站发挥了平台化和工具化的作用,成为中国公众获取资讯和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中国社交网站最早出现在2003年。2004年底,社交网站(同学录、校友录)的使用率为14.8%,用户达到1391万。(16)2005年底,社交网站(校友录)的使用率为28.5%,用户达到2935万。(17)到2009年底,中国使用社交网站的网民数跃升到1.76亿,在网民中的渗透率达到45.8%。(18)2011年底,中国社交网站用户从2010年的2.3505亿户增加到2.4424亿户,网民使用率为51.4%。(19)

  微博近年异军突起,成为中国公众发表言论的有影响力的渠道。微博即微博客,是一个通过关注机制实现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社交网络平台。微博用户可以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形式精简,功能强大,支持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用户能够以多种形式发布信息。微博最大的特点是信息传播速度快。微博用户通过关注与被关注,在微博上结成一个庞大的传播网络,使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病毒式地大规模扩散。微博用户发布的信息会在瞬间传播给成千上万个关注者。2006年3月微博在国外出现后,中国在2007年5月就出现了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2009年,中国微博快速发展,综合了博客、即时通信、手机传播优势的微博客应用获得了越来越多网民的青睐。2010年是微博客快速兴起的一年。到2010年底,中国微博用户发展到6311万人,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为13.8%。手机网民中手机微博的使用率达15.5%,手机微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手机端信息生产和消费行为快速拓展。由于微博具有平台开放、内容简洁和发言门槛低的特点,在网民中渗透速度很快,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化媒体。微博成为网民获取新闻时事、人际交往、自我表达、社会分享以及社会参与的重要媒介,并且推动新闻媒体的传播形态发生变化。(20)微博是网络自媒体时代的重要表达手段。2011年,中国微博用户出现爆炸式增长,年底激增到2.4988亿户,微博网民使用率跃升到48.7%,成为在中国公众中影响力最大的互联网表达渠道。(22)到2012年7月12日,新浪微博中粉丝超过千万的有54个,超过百万的有1214个。微博极大地满足了中国普通公众的表达需求。

  三、互联网促进了中国公众的政治表达和民主监督

  公众对政治问题发表言论和表达意见的状况,是衡量一个社会言论自由状况的重要尺度。中国互联网及其应用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公众的政治表达和对政府的监督。

  互联网为公众获取政治方面的信息提供了便利。互联网每时每刻都流动着海量的信息,其中也包括大量政治方面的信息,既包括政治方面的基础信息,也包括大量的政治分析、政策研究和政治评论。多样化的信息来源和差异性的评论视角帮助中国公众形成自己的政治认识和政治判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量政府网站成为公众重要的政治信息来源。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全面启动了“政府上网工程”。截至2009年底,中国已建立政府门户网站4.5万多个,75个中央和国家机关、32个省级政府、333个地级市政府和80%以上的县级政府都建立了电子政务网站。根据2008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政府网站应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向公众介绍相关政策的执行情况,以及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突发事件等的处置进展。(23)从2010年起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纷纷开设机构微博,2011年,政务微博数量大幅增长,截止2011年到9月,新浪网上的政务微博就超过了12000个,覆盖大陆所有省级行政区域。各级公安机关在新浪网、腾讯网上已经开设了4000多个政务微博。北京市公安局的“平安北京”微博开通一年来,收到网友评论留言超过18万多条,广东省公安厅微博关注者突破440万人。(24)

  互联网为中国公众的政治表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和直接渠道,成为中国社会形成政治共识的重要途径。中国公众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的政治观点都在互联网上得到了真实的反映。大量有相当明显政治倾向性的论坛纷纷建立,如人民网的“强国论坛”、新华网的“发展论坛”和“统一论坛”,外交部网站的“外交论坛”,中央政府网的“政务互动”、新浪论坛、千龙论坛、中青在线的中青论坛、东方网的热点访谈、世纪中国以及各地方政府网站开设的意在征集意见的各种论坛等等。(25)除了这些主流的政治性论坛外,代表政治光谱各个波段的言论和观点也都在互联网上找到了表达渠道。各种政治性论坛的发展为公民的政治交流提供了更广的话语平台,同时也极大地扩展了中国的政治讨论空间。

  互联网为中国公众与政府之间架起了直接沟通的桥梁。公众通过互联网向政府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对政府决策和政府行为进行评论。中国公众在互联网上发表的言论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成为政府改进工作、确定工作重点的重要参考,也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决策参考。中国地方政府网站普遍设立了市长信箱、县长信箱或领导信箱,接受民众的来信。中国各级领导经常上网了解公众意愿,有时直接在网上与网民交流,讨论国家大事,回答网民的问题。2008年6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到人民网强国论坛,同网友们进行了在线交流。胡锦涛表示,他虽然比较忙,但还抽时间尽量上网。他“一是想看一看国内外新闻,二是想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关心些什么问题、有些什么看法,三是希望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对党和国家工作有些什么意见和建议。”(26)2009、2010和2012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就网民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27)

  互联网言论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由于中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政府层级多,传统媒体有诸多局限,一般公众的想法、愿望和要求不容易传达到领导人那里。通过互联网言论,领导人了解了民意,有助于政府作出正确决策。从中央到地方,中国各地政府都设立了了解、掌握和追踪网络舆论动向的专门机构,把互联网上涉及本地区的重要报道和言论即时上报主要负责人。各省市主要负责人每天都要阅读网络舆情报告,了解公众关心的热点,根据公众的普遍愿望和要求,对政府决策作出调整和完善。

  互联网成为中国公众监督政府的重要手段。人们通过互联网反映社会各个领域存在的问题,对各级政府的工作提出批评,对官员的行为进行监督。中国网民数量庞大,有强大的监督力量。许多违法违纪和腐败案件,首先是通过网络曝光,然后受到查处的。例如,2008年12月10日,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因发表“对于开发商低于成本价销售楼盘,下一步将和物价部门一起进行查处”的言论而受到网友关注。4天后,有网友发布周久耕开会时的照片,说抽的烟是“‘九五至尊’,一条1500元!”“周局长一条烟抵下岗工人3个月低保。”随后,有网友发帖称其所戴手表是“江诗丹顿”,价值约10万元,还有网友发帖称周久耕弟弟是房地产开发商,周久耕儿子是建材商。当月29日,周久耕即被免职。后来,周久耕被立案调查、提起公诉,最终被南京市中级法院一审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国际关系与台港澳研究室主任)

  注释:

  ①《第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

  ② 《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③李莉:《互联网与公民的言论自由》,《大学时代下半月》2006 年9月。

  ④祝华新、胡江春、孙文涛:《2007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⑤《第四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

  ⑥《第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

  ⑦《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

  ⑧《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

  ⑨祝华新、胡江春、孙文涛:《2007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互联网状况》,中国政府网。

  《第1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

  《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

  《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

  《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新浪博客总流量排行榜》,新浪网,2012年7月12日。

  《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http://www.cnnic.cn/research/bgxz/tjbg/200906/t20090615_18385.html

  《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http://www.cnnic.cn/research/bgxz/tjbg/200906/t20090615_18383.html

  《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http://www.cnnic.cn/research/bgxz/tjbg/201001/t20100115_18394.html

  《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cn/research/bgxz/tjbg/201201/t20120116_23668.html

  《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cn/research/bgxz/tjbg/201101/t20110120_20302.html

  《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cn/research/bgxz/tjbg/201201/t20120116_23668.html

  新浪微博风云榜人气总榜,http://data.weibo.com/top/hot/all,2012年7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互联网状况》,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wgk/2010-06/08/content_1622866.htm

  祝华新、胡江春、孙文涛:《2011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http://yuqing.people.com.cn/GB/16698341.html

  化建琼:《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及形式》,《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

  《胡锦涛总书记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问候网友并同网友在线交流》,人民网,http://opinion.people.com.cn/GB/7407554.html

  《温家宝第三次与网民在线交流 不避社会热点(实录)》,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2-27/2870652.shtml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