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领域唯一专业网站
首页>出版物>《人权》杂志

让每个孩子都有梦想的舞台——电子科大附属实验小学的教学见闻

来源:《人权杂志》作者:王小兵 王文盛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全国重点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的附属实验小学,是电子科技大学与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一所公办小学。该校现有沙河、府青和蓝水湾三个校区,分别为一年级校区、二至五年级校区和六年级校区,总占地面积约48亩,全校总计有3000多名学生。2011年11月12日,央视一套《晚间新闻》、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和《共同关注》对电子科大附小的校刊《新学堂》作了全面报道和深度解读,并赞扬对学校因材施教,“新学堂”让学生个性成长的教育理念。

  “新学堂”是该校健康教育、树人成才理念的载体,该校先后荣获“全国首届百强特色学校”、“全国示范家长学校”(教育部、全国妇联、中央文明办颁发)、“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成都市新成长型学校”、 “首届成都最美校园”等荣誉称号。

  抓好学生教育中的教师团队

  教育的两头是教师和学生。学校的发展,首先是教师的发展。近几年,电子科大附小引进了包括两名特级教师、6名研究生在内的60多名优秀教育人才,团队素质更加优化,教师平均年龄32岁,其中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和优秀教师奖各1人,省特级教师2人,市区校学科带头人60余人。

  该校要求老师树立开放的大教育理念,不做只关注人知识和技能的“教书匠”,而做关注人健康成长的“教育家”,要“立大志,重细节,师生共养好习惯”;要求教师不仅“求实”而且“务虚”。求健康之实,学识技能之实,务追求思想文化达到某种境界后的外在表现形式之虚。

  该校认为,教师必须不断加强人格修炼、学识修炼和技能修炼,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方法、有幸福感” 的教师。一个好的教师需要三者统一:首先是教师的生命更精彩,即身体、心灵、情感全方位的精彩;二是教师要和谐成长,要有理想,问题意识强,学识宽;三是教师要有幸福感。为此,学校经常开展培训,让教师转换角色,产生思想、意识的变化;该校更经常向老师推介好书,开展读后感讨论;并常常开展“人气教师评选”等主题活动。

  荣获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的康永邦,曾任成都市猛追湾双语学校校长和成都市实验中学国际高中执行校长,担任电子科大附小校长后,他进一步探索小学教育的本质,更加明确了抓好教师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东西之后留下来的”。“留下来的是什么?” 康永邦校长经常问教师们这个问题,“我想,至少包括世界观和人生观,理想和信念,品格和气质,学习和思维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他还说,“教育更重要的功能是‘点燃’,点燃对美好事物的热爱,点燃奋发上进的动力,点燃追求真理的激情……而基础教育,不仅要奠定知识的基础,而且要奠定做一个合格公民的基础,奠定具有问学求知能力的基础,奠定具有创新精神的基础。”

  康校长还提出“五指理论”,五根手指都有用,因为位置、长短不同,作用和功能也不同,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帮孩子发现、找准自身潜在的能力。

  《新学堂》,点燃学生梦想的引线

  《新学堂》是该校的校刊,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微波之父林为干题字。以《新学堂》为平台,学校开展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每年的1、2月是中国传统文化月,3月科技文化活动月,4月“英国文化艺术节”,5月音乐文化活动月,6月美术文化活动月,7、8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践活动月,9月阅读文化活动月,10月体育文化节,11月信息技术活动月,12月数学文化节,以及红领巾种植园,“独具匠心”的毕业典礼……所有的一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构建了一个“多维”的空间。

  在2012年1月的《新学堂》校刊上,阅读文化活动月的主题是“阅读经典,对话伟人”,信息技术文化活动月的主题是“信息链接明天,技术引领未来”。

  在6月的《新学堂》上,刊登了一个整版的学生活动场景:在科学文化活动月里,有“播下希望的种子”、“鸡蛋撞地球,全员齐参与”等活动;在音乐文化活动月里,有“唱响校园”、“舞动童年”、“梦回童年”等;在美术文化活动月里,有“百米画卷,有你有我”、“妙趣展奇思,巧手绘家园”、“关心时事,关注城市”等等。学校做到了“年年都有节目课程,月月都有主题课程,处处都有活动课程,人人都有自开课程”的课程体系,力求做到每学期末“人人有奖状,个个都自信”。

  在2013年1月的《新学堂》上,还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品味经典,润泽人生”、“有健康才有未来”、“领略数学文化,绽放思维能力”等主题活动月,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不同的孩子都有可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2010年,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在考察该校的设施、队伍、办学特色后欣喜地夸赞:“你们学校很有吸引力!”为秉持“学生的健康是评价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学校打破了中国300多年的班级授课制教学模式,实施“走班制”改革,学生们在基础课外可以自由选择爱好的课程,也可以与其他班的同学一起上课,结识更多的新朋友。这是“新学堂”凸显个性化教育特色的一个重大举措,实现了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交往半径扩大了,个性化技能增强了,综合素养也更高了。学校还开设了“免费课程超市”,学生完全自主选择。五年级六班学生张雅宸说:“因为学习压力大,有很多同学不想上学,不喜欢上学。但是我们电子科大附小可幸福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课程。每天放学我总会向妈妈讲学校的新鲜事。我们的学校真神奇,就像一个魔法师。我天天都想上学!”

  康永邦校长在《新学堂》上寄语学生: “心系健康,赢在习惯。‘新学堂’里的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生活习惯、交往习惯。”

  学校还在全国率先推行“家长资格证”,目的是形成家庭氛围,形成导向。该校二年级一班家长孙先友在《新学堂》上发出感言:“生命的旅程不可重复,家长好好学习,让我们的孩子天天向上。”“家长资格证”的探索改革,被中央电视台、凤凰网等多家主流媒体高度关注。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在看了中央电视台的报道后非常高兴:“小学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要打好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与人交往社会化的基础、终身学习的基础,这个经验值得推广。”

  催生学生的梦想

  有梦的孩子才有希望。学校站在儿童的角度做教育,提出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学校为学生提供了近300张乒乓球桌,并把大课间活动延长到50分钟,让学生们有足够的时间打兵乓球、网球,参加跳绳、快跑等活动,大课间结束时学生们喝开水、吃水果已成为学校一道亮丽风景线。学校将学生是否“长得高、立得稳、跑得快、坐得住、看得远、想得通、处得好”纳入考核。2012年6月,该校毕业班学生平均身高达到了1.53米。据统计,学生每年感冒的人数不足5%,近视率为20%,远低于教育部门公布的小学生40%的近视率。在这里,人人都是小干部,人人都是小主人,人人有奖状,人人都自信。

  赢在习惯、更加自主自理。有专家研究结果表明,人的习惯养成需要21天,童年时期是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一年级学生黄子航的爸爸在谈到孩子时兴奋地说:“儿子的变化太大了,小学一年级就能自觉安排学习阅读时间,能主动收拾书桌、学习用具,甚至遇到事情会商量讨论了!”六年级五班学生马广韬,五年级时转入该校。之前调皮、好动不听管教,甚至厌学,是学校的“问题”学生。长期从事地质野外工作的爸爸为此操透了心。在转入该校之前,全家开会总动员,谁管理生活、谁辅导学习……而且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进入电子科大附小后,他的学习有了大进步,并且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有责任感了,全家都放心了,转学真转对了。”马广韬的爸爸说。

  催生“梦想”,需要全方位的设计。“建生态的校园,做现代的教育”, 学校建设绿色校园的愿景是:远看是森林,近看是学校。努力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和世界眼光的“身体好、情商高、学习能力强”的现代人是“新学堂”践行教育国际化的基本追求。

  近年来,学校与英国谢菲尔德学校、斯洛文尼亚特尔诺夫中小学、科塞兹中小学、卢布尔雅那托捏塔•秋法雅中小学等学校结成友好合作伙伴,为学校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搭建了一个更新更大的舞台。

  从事教育近30年的康永邦校长说他也有个“教育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在体质、心灵、社会适应性上的全面健康,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就梦想的舞台。

  (王小兵系本刊记者)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