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领域唯一专业网站
首页>出版物>《人权》杂志

心的救赎 爱的呼唤——成都未管所矫治工作侧记

来源:《人权杂志》作者:王小兵 鄢华举 傅少华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成都未管所歌唱比赛现场

  失足青少年既是特殊的危害者,又是特殊的受害者。他们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因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而被人们歧视的特殊群体,特别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四川省成都市未成年犯管教所(以下简称“成未所”)是全省唯一关押男性未成年服刑人员的场所。成未所从“规范管理、灵活教育、维护权益”等方面入手,始终坚持“点点滴滴,入脑入心,教会未成年犯做好人”的教育改造理念,在创新教育矫治未成年犯方式方法上下功夫,教育改造质量不断提高。成未所党委书记、所长刘英斌说:“成未所在日常的教育改造工作中,严格执行《监狱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未成年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质量,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提高他们服刑期间的稳定性、积极性和回归社会后的适应能力,有效降低其重新犯罪率。”

  由于未成年服刑人员特殊的成长经历和身心特点,入狱以后极易出现心理问题,对未成年服刑人员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是成未所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以下简称“心理中心”)的重要工作任务。为了不断开创心理矫治工作新局面,充分发挥心理中心在监管改造中的效用。在成未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心理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赖琳的带领下,心理中心43名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量与评估、个案咨询、沙盘治疗、团体辅导等工作,设有咨询室、宣泄室、沙盘室、放松治疗室、团体辅导室以及中央控制室等功能室,并先后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西南交通大学、成都市心理咨询辅导中心等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心理中心成了失足青少年心理疏导、心理抚慰、匡正人格的前沿。

  18岁的王明(化名),于2011年3月进入成未所。入监后情绪极不稳定,多次打架闹事,严重影响了监管秩序。被服刑人员称之为“赖妈妈”的师赖琳初见王明冷漠的表情、空洞的眼神,深知这又是一个隐藏着巨大创伤的个案,在多次接触后,赖琳由内而发的亲切和关爱,尊重、平等、接纳的态度和润物无声的影响力,使王明终于含泪打开了心疾:幼时父母离异,父亲好逸恶劳,常常无故实施家暴。他便离家出走,在外出打工期间与深爱的女友发生变故。这些事都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使他最终走上犯罪道路。经过一年的努力,王明这个曾经颓废、绝望、冷漠、难以控制情绪的未成年犯发生了蜕变,重拾起生活信心,慢慢变得阳光起来。

  范刚(化名)仅17岁,性格内向,进入未管所后,常一个人坐着发呆,情绪低落,时有落泪,常用手掐自己的眼皮,用手抓伤自己手臂。在与范刚的谈话中,心理咨询师了解到他家境贫穷,父母离异,与生母已无联系,陪伴他长大的是父亲的粗暴与继母的冷漠,在唯一关爱自己的爷爷去世后,他更加感到孤独、无助、自卑,进而染上毒品,走上了犯罪道路。入狱后,封闭的管理以及漫长的刑期,让他更加感到压抑和绝望,觉得活着没意思,萌生了自杀的念头且准备实施。心理咨询师为他拟定了详尽的心理干预计划,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及空椅子技术等对其进行心理援助。经过一段时间心理危机干预后,他的情绪有了较大的改善。心理咨询师又鼓励他参与到当时正在进行的微电影《爱的呼唤》拍摄中去,这部微电影由服刑人员自编、自导、自演,讲述的是他们自己的真实故事。在拍摄过程中,范刚感受到了温暖和快乐,同时也学会了与人交流、与人合作;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付出,学会了如何更有效、更好地解决困难,他开始变得积极、乐观、主动了。

  成未所在进行心理矫治同时,实施艺术矫治,通过艺术的熏陶和潜移默化,帮助未成年犯提高个人修养、唤醒善良人性、培养集体观念,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自信心,拓展就业渠道。

  2013年8月9日上午,在成未所礼堂里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四川省音乐考级委员会正在进行一场特殊的颁证仪式。成未所“新苗”艺术团的34名服刑人员, 7月15日参加了四川省社会艺术水平音乐考级委员会在成未所特设考点的音乐考级,全部合格,分别获得了6级至8级不同等级的专业证书。“我现在真的很激动,对自己更有信心了!”18岁的服刑人员小潘带着笑容,抚摸着手上的萨克斯8级证书。四川省音乐考级委员会办公室殷主任赞许道:“这些孩子的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社会上的同龄人,成未所考点的合格率、良好率和优秀率,也远远超过本次社会考级的平均水平。” 来自成都新天艺术学校的负责人说:“我校自己的培训点,都没有这样的成绩,看来监狱真的是花了大力气培训这些孩子。”

  有道是:“浪子回头金不换”,15岁的阳飞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在溺爱中成长,拥有健康的体魄和桀骜不驯的性格。经过入监教育后,管区民警考虑到阳飞身体素质良好,是个可以塑造的苗子,将他选入了“新苗”艺术团,成了一名舞蹈学员,走“艺术矫正”的道路。然而舞蹈的基本功训练让以前完全没有舞蹈基础的阳飞难以忍受,开跨、劈腿、矫正形体等训练带来的疼痛,让他萌生了退出艺术团想法。而一次排练中的意外肌肉拉伤,更让阳飞彻底陷入了痛苦,自卑和绝望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看着萎靡不振的阳飞,教育科民警们多次找他谈话,一方面通过思想教育让他树立信心;另一方面又结合他的身体情况,为他制定了恢复训练计划。一年过去了,阳飞在养好伤的同时,渐渐消除去心中的浮躁,树立了信心,开始在艺术团崭露头角。在欢庆春节时,所里特意安排服刑人员的亲属观看艺术团的节目,阳飞饱含着激情,用舞蹈《少年犯》诠释了自己深深的忏悔和对新生活的渴望。在舞蹈结束的时候,她母亲再也控制不了自己,放声大哭,冲到台上紧紧抱住儿子。

  阳飞在加强自身改造的同时,还用自己积极向上的心态,鼓舞和影响着其他服刑人员。他在心得体会中写道:“舞蹈让我们这些曾经的不羁少年受到了艺术的熏陶,我们用汗水和泪水洗刷自己的心灵,用优美的舞姿去演绎自己的未来,是管教所艺术团的这一方小舞台,让我明白了人生的真理:有付出才有回报。”出狱后,阳飞被家乡的市歌舞团签为舞蹈演员,成为团里的台柱子。如今的阳飞,在舞台上用汗水和舞姿,向人们传播着真、善、美。

  每一颗幼苗的成长,都离不开爱的雨露。不仅是心理中心的咨询师,在成未所里的每一名民警都怀着对生命深沉的爱,点点滴滴感化着未成年服刑人员的心灵,兢兢业业投身于教育改造未成年服刑人员的事业,使服刑人员逐渐懂得了自尊自爱,克服自卑,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不断加强自我的人格完善,养成良好的德行和行为习惯。成未所党委副书记、政委周朝阳说:“我所在教育改造未成年服刑人员工作中,依托社会,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工作方针,通过组织亲属亲情帮教活动,组织服刑人员参加各类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成人自学考试,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参加‘即将刑满释放人员招聘会’等形式,有效促进他们与社会正常生活的接触和交流,为他们将来顺利回归社会奠定基础。”

  (王小兵系本刊记者)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