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领域唯一专业网站
首页>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动态

西南政法大学人权教育与研究中心研讨人权白皮书

2015-06-09 14:36:19来源:西南政法大学人权教育与研究中心作者:莫林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研讨会现场 (莫林 摄)

  (2015年)6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2014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6月9日,西南政法大学人权教育与研究中心第一时间召集来自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以及我校法学、宪法学、法理学、诉讼法、婚姻家庭法、环境法、劳动法、国际法等学科的20余位专家学者和法学理论、人权法学的博士研究生,对最新发布的人权白皮书进行了学习和解读。

校长、中心主任付子堂教授主持并讲话 (莫林 摄)

  会议由中心主任付子堂教授主持。付子堂教授首先指出,2014年人权白皮书的发布意义重大,研究人员应以高度的学术敏感性开展研究并作出有学术意义的回应,并简要梳理了中国历次人权白皮书的发布情况。他强调,相较于1991年首部人权白皮书,2014年白皮书将发展权利置于全书首章,反映了我国人权建设水平的提高和重点问题的转变,极富时代意义。当下民法典的编纂实际上也在回应人权保障,此次白皮书的发布,体现了三大“人权宣言”——《世界人权宣言》、《发展权利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价值理念,展现了中国在人权保障方面的自信心。

中心执行主任张永和教授发言 (莫林 摄)

  执行主任张永和教授在发言中认为,中国的人权事业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中国不断通过白皮书的形式,理直气壮地宣扬自己的人权观,这在国际上世界上都是少有的。人权白皮书同时也在讲述中国自己的人权故事,让世界各国了解真切的中国人权状态,充分体现了中国在人权事业发展方面的自信。所以,作为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我们更应该通过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嘴巴,在更加具体的方面讲述中国人权保障事业发展的故事。同时,通过讲述中国人自己的人权故事,还可以为人权概念“脱敏”,有利于助推人权事业的发展,这样才能做到“清理旧账的同时不欠新账”。

  国家法教授邓瑞平认为,当代中国在国际社会上越来越重视人权工作,这种开放的姿态令人鼓舞。人权建设须“做好内功”,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民众都应具备“人权意识”。为此,两方面的工作不可偏废:严格执行我国缔结和加入的国际人权公约并积极转化为国内法;更加重视人权规定的落实,人权保障的实施层面比规范层面更重要。此外,邓瑞平教授还强调在个案处理中彰显人权意识。

  政治学教授宋玉波对“第九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我国的人权对外交流与合作仍显薄弱,国际人权事务参与度还不够,亦与大国身份不符。我们应努力改变被动局面,积极参与国际人权事务而非仅作交流,争取发言权和话语权,让西方了解中国人权的真实状况。

  刑事诉讼法教授高一飞从司法制度角度对“第四章”进行了精彩解读。他指出,从整体上看,司法改革近几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在无罪宣判、非法证据排除、冤假错案防范与纠察等方面体现了人权保障的进步。司法透明度的提升进一步保障了公平审判权的实现,反映了以司法公开倒逼司法公正的努力。不过,此次白皮书侧重强调法院方面的公开,对于检务、警务、狱务方面的公开也应该有所提及。高一飞教授强调,司法改革的核心是解决“人”的问题,司法责任制是其中的重要举措,富有政治智慧。司法领域的人权保障研究应更加细化,可侧重于人权保障的程序性机制。

  关于劳动权利,陈步雷教授认为应进一步完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他强调,国际人权法已是体系高度成熟的国家公法分支,中国在强调本国特色的同时,也应当予以尊重。尽管西方国家对人权持双重标准,但这些国家保障其国内人权的先进经验和制度,依然值得我国借鉴。

  作为婚姻家庭法领域的专家,陈苇教授对“第六章”进行了深刻而中肯的评析。她认为,人权白皮书要体现“进展”,除了最新数据外,最好能将其与往年数据进行比较。比如,在妇女参政议政、公平就业、人身财产权益和社会保障方面,提供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便直观了解、评价妇女在参政能力、男女收入差距、家庭财产分配和最低生活保障方面的情况,以便国家及时作出政策调整,保证弱势群体分享改革红利。

  徐以祥教授从环境法角度对“第八章”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提高环境违法成本、公众参与与信息公开、环境公益诉讼是新《环保法》的三大亮点。不过,上述措施还需要从文本层面转化为现实机制,现实中针对执法机关的不作为、乱作为现象仍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救济机制。

  张震副教授针对强化宪法实施和宪法监督机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由于我国的司法权由人民代表大会配置,美国或德国模式并不适宜于中国;司法改革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兼容问题也需要进一步的梳理。

  周祖成教授坦言,国家在人权问题上越来越进步,社会发展越来越关注“人”的因素,越来越强调经济与公民协调发展;在法治与人权的关系上,人权成为法治的目的之一,国家建设将与人权保障融为一体。

  此外,黄清吉教授就少数民族的政治认同、人权保障的政治凝聚力问题发表了看法。

  重庆大学贾焕银教授就白皮书中的若干概念进行了辨析,提出问题的关键在于使文本中的人权转变为行动中的人权。

  重庆师范大学王勇教授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权教育的契合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会议总结中,付子堂教授再次对《2014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的框架和内容进行了梳理,对前言部分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和升华。他指出,人权白皮书对外是很好的交流文本,对内亦是极好的教育读本。我们要从多学科视角出发,互相沟通、学习,直面人权难题,从中发掘有意义的新概念、新命题,提出有价值的对策措施,为我国人权事业的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原标题:人权中心第一时间研讨白皮书)

打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