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领域唯一专业网站
首页>出版物>《人权》杂志

加强人权法治保障推进人权事业的发展

来源:《人权》2017年第6期作者:韩大元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这为中国人权事业迈向新时代指明了方向,规划了人权发展的清晰的“路线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包含着保障人权和推动人权事业进步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其内涵十分丰富。认真领会和深入贯彻这些新理念、新思想及新战略,必将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全面的新发展。

  一、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迎来新时代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需要日益广泛,尤其是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集中表现为人民对平等与尊严的需要。总体上看,温饱生存的问题已总体上解决,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加突出,因而,可以说,我国进入人权新时代的一个重大标志是,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推进公平、全面而均衡的发展,使人民享有尊严权是人权事业的新起点与新要求。

  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我国将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这一宏伟蓝图中,人权保障是基本目标之一。到那时,“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这为新时代人权发展规划了明确的“时间表”,将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纳入现代化蓝图的核心指标之中,为人权的发展规划了明确的目标。

  新时代人权事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方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人的尊严理念。社会主义尊奉人民主体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因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为从人民主体的高度理解人权,从人民的角度发展人权事业,提出了重大的理论命题。人民主体性、人民利益至上性在人权领域中的展开,突出表现为,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人民主体理念,具体化为对每个人的尊严的维护,落实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人民的平等参与、平等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都离不开对每个人尊严和权利的平等尊重和保障。

  二是人权建设必须在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进程中展开。人权建设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推动人权的大发展一定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既不能空想空谈,也不能坐等。推动人权事业的整体性思维,集中体现在,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大框架下,整体地推进人权。也就是说,在人权新时代,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全面展开人权事业,保持人权发展的平衡性与全面性。因而,推动人权事业,要坚持人权建设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要坚持经济权利、民主权利、社会文化权利、生态权利等一体保护;既有国内治理的人民主体性意识,又要有全球治理层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既要讲重点推进,又要有整体协调。

  三是以新发展理念充实和丰富人权的内涵。人权只能在全面的社会发展中得到不断推进。坚持什么样的发展理念,直接影响到人权发展的方式方法和步骤。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极大丰富了人权的新内涵,尤其是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凸显出来。这极大地启示了人权新时代的人权发展主题。比如,民生短板正是当前人权发展的短板。全面、公平的发展权,要求在精准扶贫的基础上,全面解决目前贫困人群的生存权问题,使其具有平等的发展机会。

  四是将人权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人权文化自信。新时代人权建设的一个重大目标,就是建立人权文化自信。既要构建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人权制度体系,也需要从人类文明的共同价值体系中确立中国特色的人权文化。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时代人权建设要在国际舞台上掌握话语权,更有说服力,就必须将国际人权话语的元素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之中,形成中国特色的人权核心价值体系。人权融入核心价值体系,成为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可以为提升文化自信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报告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充分保障人权正是一种在社会中展开和落实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中国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则对于在国际人权话语中提升自信心,传播中国精神,贡献中国智慧,具有显见的推动作用。

  二、全面促进人权,更加重视法治的保障功能

  
从十九大报告的整体思想中理解和定位人权制度和人权文化建设,我们可以发现,报告提出了人权建设的诸多重大措施,为新时代全面保障人权指明了方向。我们主要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是全面依法治国,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报告在谈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时,提出“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与权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这一提法,较之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其内容更加丰富,集中反映了人权保障的法治属性。同时,人权保障的方式也扩充了,即将人权保障扩大至立法、执法、司法和全民守法的整个法治过程之中,体现了全面的人权保障观。

  二是在“宪法法律至上”的法治理念下,通过宪法实施推进人权保障。报告提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的基本精神是规范公权力运行,保障人权。人权是宪法的核心价值,宪法有权威,则人权有保障。报告提出的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正是保障人权的重大制度安排。

  三是以全面促进公平正义,带动人权价值的落实。全面深化改革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平正义理念贯穿于整个报告,从经济到社会,从国内到国际。报告有10多次提到了“公平”这一概念,彰显出公平正义、自由平等等都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报告中提到的公平竞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让每个人都努力感受到公平正义,等等,都显然有其深刻的人权内涵。

  四是突出平等权在人权体系的地位。报告重视平等,提出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要坚持人民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五是结合社会治理创新,突出人权保障的实践性。如教育、就业、收入、社会保障、反贫困(精准脱贫)、健康中国(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把人民健康作为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突出国民健康政策,食品安全已成为国家发展优先考虑的重要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将为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提供新鲜的中国经验与智慧。

  三、结合人权基地的工作,加强人权教育和宣传

  
十九大所规划的人权建设方案,需要在人权的各个领域中得到落实。就国家人权基地的目前工作而言,要努力在人权学术研究、人权教育、人权宣传等方面,深入贯彻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努力做到学懂弄通做实。

  一是人权研究方面。要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研究,尤其注重将十九大的人权新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权基本原理贯通起来。要更注重采取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当前和未来相结合的方法,从我国实际出发,遵循我国发展的逻辑来认识人权问题,积极开展新时代人权思想的体系化研究。

  二是人权教育方面。要加强建立人权学术体系、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的建设,使人权教育成为法学教育,特别是公民教育、法律伦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是人权领域国际交流方面。要创新宣传形式,要通过有效、灵活而开放的形式,清晰地向国际社会介绍与传递中国的人权观念与价值,使来自于中国的人权实践经验成为国际人权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球治理体系的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中国的贡献。

  四是人权宣传方面。努力办好《人权》杂志等人权学术期刊和集刊,进一步发挥人权学术刊物在推进人权学术研究,尤其是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推进人权实践,提升人权话语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作用。

  (责任编辑刘更银)

  (韩大元,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教授。)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