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领域唯一专业网站

为推进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0周年座谈会综述

2018-12-11 15:41:13来源:光明日报作者:陈慧娟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70年前,基于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纳粹无视人的生命、严重侵犯和践踏人权行为的深刻反思,刚刚诞生的联合国制定并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12月10日成为世界人权日。《世界人权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对促进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为了从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力量,坚定不移地走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更好推动中国人权事业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0周年座谈会10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宣读了习近平的贺信并讲话。

  国际人权发展的重要分水岭

  与会同志探讨了《世界人权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向巴平措认为,《宣言》是国际社会第一份普遍性、综合性的人权文书,为《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等国际人权法律文件的出台奠定了坚实基础。

  “《宣言》是国际人权发展的重要分水岭,标志着人权由地域性概念转变为全球性概念。《宣言》将人权规定为所有人民的权利,而不仅仅是西方人的权利;使人权的内容不再局限于公民和政治权利,而且拓展到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在规定权利享有的同时,强调了权利义务的统一;人权不再是绝对而不受限制的权利,人权的行使要受到道德、公共秩序和普遍福利的约束。”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常健说。

  常健指出,70年前人权概念的这种历史性转变,应当归功于起草过程中通过多元文化的交汇达成的共识。宣言起草委员会的成员既有来自欧美国家的代表,也有来自亚洲、拉美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中国代表张彭春被选为宣言起草委员会的副主席,将中华文明中蕴含的丰富人权思想融入《宣言》,在起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正是在多元文化的对话与交汇中,人权概念成为能够被不同文化接受的价值共识,并被广泛传播。《宣言》被译成数百种语言和方言版本,并于2009年成为世界上被翻译最多的文件。

  波澜壮阔的70年

  《宣言》发表的70年是国际人权理论和实践深入发展的70年。在抗击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斗争中,发展中国家先后推动和参与制定了《发展权利宣言》《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等一系列国际文书,确立了独立权、生存权、发展权等一系列人权,大大丰富人权的内涵和外延。外交部国际司司长李军华认为,尤为重要的是,中国结合自身实践,形成了“以国情为基础、以人民为中心、以发展为要务、以法治为准绳、以开放为动力”的中国特色人权发展观,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为国际人权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向巴平措总结,从新中国成立初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中国坚持以和平促发展、以发展促人权,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宣言》发表的70年是中国人权事业阔步前行的7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中国发展成就归结到一点,就是亿万中国人民生活日益改善。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7亿多人口脱贫,占全球总数的70%以上,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中国为7.7亿人提供就业,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最大规模的社保体系和最大规模的基层民主选举体系。这是最大的人权工程,也是最好的人权实践。“中国上个月参加联合国国别人权审议时,120多个国家代表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认为中国是‘过去30年发展最快的国家’,书写了‘生动的人权故事’。”李军华说。

  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开创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时代在发展,人权在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人权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孟复表示,民间外交是增进各国人民友谊、促进国家关系发展的基础,包括基金会在内的各类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中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一支重要力量。这些年,我们积极搭建以我为主的民间交流合作平台,创办了中美司法与人权研讨会、人权文博国际研讨会、中德人权发展论坛等机制化交流项目,以民间方式开展对日人权工作,组织开展具有示范性、导向性的人权保障及公益慈善活动,传播人权理念。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将继续发挥非政府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以民间平台、民间语言、民间方式开展特色鲜明、针对性强、灵活机动的人权宣传,不断拓展对外交往领域,展示中国发展进步的良好国际形象。

  向巴平措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贺信中的重要精神表示,人权研究工作者一是要坚持守正创新,强化人权研究理论深度。要加强人权重大理论热点问题、重大现实问题以及世界前沿人权理论研究,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意义的人权话语体系。二是要坚持成风化人,加大人权教育宣传力度。提升全社会尊重和保障人权意识。三是要坚持从容自信,拓展国际人权交流广度。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使命,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为促进世界人权事业贡献中国智慧,推动全球人权同发展、共繁荣。

打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