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领域唯一专业网站
首页>出版物>《人权》杂志

积极引领可持续发展 有效落实发展权:中国的实践

来源:《人权》2018年第4期作者:姚琨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内容提要:发展权的概念和主张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对国际人权理论和制度的重大贡献。中国积极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实质性贡献。在国家层面,中国致力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在国际层面,中国呼吁强化发展权专门机制,重视发展权的经验总结与分享。中国人权事业的进步前景广阔,在国内和全球范围内推动发展权的任务也依然繁重。

  关键词:发展权 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一年,包括发展权在内的国际人权事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中国在国内和国际上积极倡导和践行发展权理念

  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概念和主张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心声,也是发展中国家对国际人权理论和制度的贡献。中国坚持尊重和保障人权,坚持把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人权法治保障,努力促进公民经济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文化权利等全面协调发展。这具体表现在:

  (一)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

  人权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所有国家都毫无例外地处于这一过程之中。各国的人权状况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发展程度的制约,同时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人权认识的深化而不断改善。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促进和发展人权不可能照搬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也不能超越中国现阶段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实际,必须坚持将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与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人权保障理念。中国人权建设一直遵循“稳定、改革、发展”的政治逻辑,强调人权的总体布局和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强调促进公民政治权利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协调发展。同时,中国将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放在首位,强调在“稳定、改革、发展”的良性互动中全面推进人权。

  (二)切实改善了国民的发展权状况

  大力消除贫困,不断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创新和落实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发展理念,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国解决了13亿多人民的温饱问题,减少了近8亿贫困人口,占全球减贫人口总数的70%以上,为世界减贫和人权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生活水平显著改善,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从1978年到2017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年均减贫人口规模接近1,90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94.4个百分点,年均下降2.4个百分点。农村从普遍贫困走向整体消除绝对贫困,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持续提高;扶贫机制创新迈出重大步伐,有力促进了贫困人口基本权利的实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极端贫困人口比例从1990年的61%,下降到2002年的30%以下,率先实现比例减半,2014年又下降到4.2%,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世界银行2018年发布的《中国系统性国别诊断》报告称:“中国在快速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①

  (三)呼吁强化发展权专门机制,重视发展权的经验总结与分享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共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近4,000亿元人民币援助,派遣60多万援助人员,先后7次宣布无条件免除重债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到期政府无息贷款债务,向69个国家提供医疗援助,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帮助。②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2017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时发贺信盛赞中国减贫方略,称“精准减贫方略是帮助最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已实现数亿人脱贫,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二、中国积极引领可持续发展,有效落实发展权

  (一)重视可持续发展渐成国际社会共识

  40多年前,罗马俱乐部发布了《增长的极限》一书,警告世界,地球的资源承载能力无法承受经济无限增长的压力,最终将导致灾难性末日的降临。书中提出了“零增长”的方案,认为只有全球均衡的发展模式才是人类社会的出路。这本书激发了世界范围内有关人类未来的大辩论,也把“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带进世人的视野。

  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概念。1987年,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进程反思的结果,是人类应对一系列环境、经济和社会关系失衡带来的问题所作出的理性选择。

  2012年,《增长的极限》作者之一、罗马俱乐部元老乔根•兰德斯(Jorgen Randers)出版了《2052:未来四十年的中国与世界》。这本书所描绘的2052年并不是一个灿烂的前景,由于各国将更多的资源用于修补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灾难性后果等,全球GDP增长乏力,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有限,社会紧张和冲突增加。这本书再度给世界敲响了警钟:人类的未来究竟会怎样?地球能承载人类追求无尽利益的野心吗?如何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2015年,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取代“千年发展目标”。新议程不仅覆盖面更广,涵盖17个总目标和169个具体指标,兼顾传统与新型发展指标,而且在多方面提质升级,例如,增加“普适性”标准以改善发展的手段和条件,在发展中国家减贫同时也要求发达国家实现均衡发展;强调“约束性”,设定跟踪和监督机制,监督发达国家落实资金和技术援助承诺,督促发展中国家落实发展目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全球发展描绘了新愿景,成为指引全人类经济社会政策的纲领性文件。

  在这一文件出台一周年之际,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6年在联合国总部主持“可持续发展目标:共同努力改造我们的世界——中国主张”座谈会时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发展,没有发展一切无从谈起。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是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还是开放、联动、包容的发展,是全球的共同事业。

  (二)中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榜样

  中国古代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有着许多精辟深刻的阐释。《黄帝内经》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孟子•梁惠王上》写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这表达了尊重自然,节约资源,不乱砍滥伐,发展农业文化,讲究积蓄,从而丰衣足食、永续利用的思想。《周易》里也说:“无妄之行,穷之灾也。”“物畜然后可养。”“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这是强调惜用,反对人类对自然的“无妄之行”,提出以蓄积养,以茂对时。这些论述都是中国古代先贤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互为调适、人与人之间和谐共济、当代与后代均衡发展的理想境界。

  中国是最早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行动的国家之一,并于1992年签署了联合国《里约宣言》。1994年,中国率先发布了国家级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议程》,作出了一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发展中国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庄严承诺。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无论在发展理念、制度建设、实践探索与国际合作方面,还是在减少贫困、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方面,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实质性贡献,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模式。可以说,中国积极参与并引领全球治理,已经成为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领军者”。

  1.中国积极促进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实现历史性跃升,GDP总量居世界第二,成为全球增长重要引擎和新兴经济体“领头羊”。中国对货物和服务贸易特别是大宗商品的进口需求,改善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中国作为最不发达国家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对其近5,000个税目的产品实行零关税,并多次免除最不发达国家、重债穷国的债务,有力支持了最不发达国家的发展。③2017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宣布,将向“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提供20亿元人民币紧急粮食援助,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资10亿美元。④2017年金砖厦门峰会上,金砖国家一致强调加强国际发展合作,在全球发展议程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金砖银行2017年贷款总额预计将达25亿美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重要的金融支持。⑤

  2.中国积极促进全球社会可持续发展

  中国不仅在国内推动全面发展,承诺到2020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还从多方面推进南南合作,包括基金和财政支持、知识分享、人才培养、合作研究等。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联合国系列峰会期间,宣布了中国推进全球发展事业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包括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设立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和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未来5年为发展中国家在减贫、农业合作、促贸、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医疗设施、教育培训等方面提供“6个100”项目支持等。这些都体现出中国促进全球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开展国际合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3.中国积极促进全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中国积极履行应对气候变化承诺,把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大机遇,取得显著成效。中国是第一个自主承诺减少碳排放的发展中国家,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制定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加强重点污染物和重点区域污染治理等方式大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经济增长。中国利用完整的产品制造体系和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迅速降低了光伏产品、风电产品、高速铁路系统等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的成本,为世界绿色、低碳发展作出了贡献。⑥2016年我国碳排放强度下降6.6%,2017年前三季度又进一步下降约4%;能源结构调整也实现新进展,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煤炭消费约28.4亿吨,同比下降了2.4%,水电、核电、风电三类电源发电量同比增长21.1%;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有力推进,截至2017年9月累计配额成交量达到1.9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试点范围内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呈现双降趋势。⑦在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后,中国坚定地表达了履行承诺的立场,积极参加2017年波恩气候大会,为小岛屿国家、最不发达国家、非洲国家等提供实物及设备援助,并启动在发展中国家开展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及1,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的合作项目。

  三、结语

  中国持续推进改革开放已有40年,中国近年来一直自觉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各项任务目标。在此进程中,中国始终紧扣和平和发展两大时代主题,在维护和平和促进发展中保障人权,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提供正能量。

  在国家层面,中国继续致力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进一步改善人民发展权。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了“十三五”(2016-2020年)脱贫攻坚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中国以宪法和法律为基础,正在积极实施第三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人权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权的保障更加精彩可期。

  在国际层面,中国呼吁强化发展权专门机制,重视发展权的经验总结与分享。2016年9月21日,在日内瓦出席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3次会议的中国民间组织代表团发出倡议书,呼吁国际社会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将发展权融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具体路径、对策、步骤、评审与监督机制,设定阶段性的具体目标与任务。⑧倡议书呼吁国际社会把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饥饿、疾病、教育、失业等民生问题作为落实发展权的重点,呼吁各方高度重视发展权与公民政治权利以及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在保护所有人权的同时,重点保护发展权,而其中尤为重要的是确保供给足够的食物、洁净的饮用水、基本的医疗卫生保健、适足的住房、充分的就业、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⑨

  中国将继续以人权理事会为主要平台,恪守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客观、透明、建设性、非选择性、非对抗性、非政治化的工作原则,为世界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姚琨,中国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世界政治所所长助理。)

  注释:

  ①参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白皮书,2016年10月发表。

  ②参见上注。

  ③参见髙世楫、王海芹:《中国可持续发展具有世界意义》,载新华网,2018年7月1日访问。

  ④参见《商务部援外司负责人回应中国未来3年提供600亿元人民币援助等——确保合作成果早日惠及有关国家民众》,《人民日报》,2017年5月16日。

  ⑤参见《金砖银行2017年贷款总额将达25亿美元》,载新华网,2018年7月1日访问

  ⑥参见注③。

  ⑦参见《新闻办发布会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7年度报告〉》,载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2018年7月1日访问。

  ⑧参见《中国民间组织就发展权问题向国际社会发出倡议书》,载新华网,2018年7月1日访问。

  ⑨参见上注。

  Abstract: The concept and claim of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 is a major contribu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represented by China to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theories and system.China has been actively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economic,social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has made substantial contributions to 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t the national level,China is committed to eradicating poverty and improving people's well-being.At the international level,China calls for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special mechanism for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 and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experience sharing and summarizing of right to development.China's human rights cause has broad prospects for progress and will also make greater progress in safeguarding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

  (责任编辑朱力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