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领域唯一专业网站

向巴平措同志在纪念《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发表3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2021-10-16 13:54:11来源:仁之言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向巴平措在纪念《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发表3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讲话 (刘健 摄)

  10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向巴平措在纪念《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发表3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讲话。以下是讲话全文:

  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

  今年是新中国第一部政府白皮书——《中国的人权状况》发表30周年。今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纪念《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回顾并总结了30年来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对进一步推动人权事业发展作了研究部署。现在,中国人权研究会举行“中国人权事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纪念《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发表30周年学术研讨会”,旨在着重从学术角度分析第一部白皮书发表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人权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不断增进社会各界对中国人权成就、人权理念以及人权发展道路的认识和了解。

  1991年第一部人权白皮书《中国的人权状况》的发表,在中国人权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白皮书发表以来的30年,是中国人权事业蓬勃发展、人权保障水平蒸蒸日上的30年,是破除人权研究禁区、理论研究欣欣向荣的30年,也是中国日益主动参与全球人权治理、国际人权话语权和影响力大幅提升的30年。

  一是人权实践获得大发展。3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人权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构建了较为完备的人权保障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奉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不断改善,开辟了在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尊重人权、保障人权、发展人权的新境界,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二是人权研究呈现大繁荣。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历史时期,人权曾被视为敏感议题。第一部人权白皮书的发表打破了人们在思想上、认识上的禁区,可以说既解放了思想,也解放了从事人权研究的“生产力”。自此,人权研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中国人权研究会等全国性学术团体相继成立,一批人权研究机构陆续设立。截至目前,我国共有各类人权研究机构30余家,其中中宣部、教育部共建了14家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大量的专家学者积极投身到人权理论研究和对外交流交往中,一些高校积极探索设立人权法学、人权学等二级学科甚至一级学科,部分高校还设立了人权法学博士点。各人权研究机构每年举办人权理论研讨会、座谈会和国际会议,出版了大量人权专著,人权课题先后被纳入国家社科基金和马工程项目。中国的人权观和人权理论日益在国际人权领域显现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日益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理解和认同,这可谓是我们在人权理论构建中取得的重大成就。

  三是人权交流合作展现大作为。30年来,中国对国际人权事业的参与,已经从改革开放之初的被动参加发展到现在的主动参与,从事务性参与到理念性引领,从人权观的较量到人权治理方案、人权话语权的争夺。在政府层面,我们积极参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工作,五次高票当选人权理事会成员,与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定期开展人权对话、人权磋商。在非政府层面,中国人权研究会等社会组织,以及各人权研究机构积极开展国际人权交流合作,围绕中国人权发展实践和重大国际人权议题,多层次传播我人权基本理念,多角度讲述我人权事业发展的生动故事,多方位展示我在人权保障上的成功经验。北京人权论坛、南南人权论坛、中欧人权研讨会等会议已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品牌。

  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

  当前,世纪疫情加速百年变局,东升西降态势进一步明朗。中国的人权成就举世瞩目,人权理念、人权道路的感召力、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人权话语权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美国拜登政府仍然固守“冷战思维”,视我为最大战略竞争对手,不惜以全政府、全社会、全要素、全盟友对我施压,在涉疆涉藏涉港等问题上动作频频,妄图迟滞我发展,中西方人权战略博弈进入深水区。两种主义、两条道路、两种模式之争愈演愈烈,国际人权舆论斗争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一定要进一步认清楚,中美人权斗争的实质是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之争,关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关乎我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赢得这一场斗争,首先要在理论上、在话语权上跟得上、强起来,要把人权研究工作抓紧抓好,要从思想上、学术上提供更多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广大人权理论研究工作者必须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深刻认识新时代人权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不辱使命,不负时代,抓稳机遇,勇迎挑战,继续为推动新时代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进步不懈努力。在此,我提几点意见。

  第一,强化思想引领,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权的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权作出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连续四次向我有关国际人权会议致贺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权的系列重要论述,科学阐明了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理念思路、目标任务、实践要求,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人权理论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权的重要论述积极开展学术研究,通过举办研讨会、开设课题、出版论著等形式进行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各人权研究基地要大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权的系列重要论述进校园、进课堂。

  第二,立足鲜活实践,创新人权理论和话语体系构建。新时代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丰富实践是理论研究的“富矿”,我们广大理论研究工作者要从国情出发,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人权理论创新既有国际视野,又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要深入研究阐释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争取人权、尊重人权、保障人权、发展人权的理念和行动,善于从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环境保护、全过程人民民主等生动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论断。要紧盯学术前沿,做好数字人权、工商业与人权、体育与人权、反恐与人权等新兴人权议题研究,牢牢掌握中国对有关人权关键词的定义权、解释权和主导权。要充分抓住后疫情时代国际话语格局再平衡的关键时期,深度参与国际人权话语的重塑,为国际人权领域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第三,放眼广阔世界,拓展国际人权领域交流合作。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的人权研究工作,只有在开放的条件下,才能做得更好。广大人权理论研究工作者要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立足我国实际,积极走出去,深入国际舆论腹地和交流交锋的一线,从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互动中探讨人类面临的共同人权问题。各个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和研究机构要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交往工作,主动与联合国人权机构、国外非政府组织、人权机构和智库、高校等进行交流合作。要在世界上广交朋友,切实发挥他们的学术优势、人脉优势和社会影响力,不断开拓新的人权交流渠道,搭建新的人权交流平台,努力以学术影响学术。

  第四,加强教育培训,培育全社会人权文化。新时代的人权工作需要更多有识之士、有能之人的加入。各个人权研究机构要进一步适应当前国际人权舆论斗争和人权理论建设需要,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努力打造老中青结合的人才专家队伍。要更多为年轻人权学者提供舞台和崭露头角的机会,加快他们的成长成才步伐,不断为开展好人权教育与研究工作提供人才保障和人才基础。要抓好人权学科建设工作,创新高校人权课程设计,努力在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方面有所拓展,积极抢占全球人权研究与教育的学科制高点。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大人权知识普及和培训,提升全社会尊重和保障人权意识。

  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

  回首过去,令人心潮澎湃;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当前,我们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开启的重要历史节点上,要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饱满的热情扎实工作、努力进取,为中国人权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打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