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4日,在中国人权研究会的指导下,由吉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法学院和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东南大学人权研究院、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中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办的“《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理论研讨会”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以现场和网络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中国人权研究会秘书长、吉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战略规划委员会主任、吉林大学匡亚明卓越教授鲁广锦教授,吉林省委宣传部白宇处长,吉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法学院院长何志鹏,以及来自中国人权研究会、西南政法大学、中南大学、东南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机构、高校的专家学者共计20余人参加了发言与研讨。
吉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法学院院长何志鹏主持会议开幕式并致辞,向中国人权研究会对本次研讨会的指导、吉林省委宣传部和多个国家级人权教育培训基地对本次研讨会的支持、与会嘉宾的参会致以诚挚谢意。何志鹏教授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重视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并作出许多重要指示。《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的出版为中国人权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新的素材,需要我们进行充分解读和细致研究。相信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经过这几个月的持续推进,在2022年4月吉林大学举办“新时代中国人权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时,相关研讨和交流能够更加深刻。
开幕式结束后,研讨会进入到主旨发言环节。主旨发言的第一阶段由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钱锦宇教授主持。
中国人权研究会秘书长、吉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战略规划委员会主任、吉林大学匡亚明卓越教授鲁广锦教授作“内核、体系、方位——学习《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要》的几点体会”主题发言。鲁广锦教授指出了《摘编》的重要意义,介绍了习近平人权论述的思想内核、理论体系、历史方位等三个维度,认为习近平人权论述构建了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全新人权理论类型,提升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人权学说,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南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毛俊响教授作“全球人权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主题发言。毛俊响教授认为,《摘编》明确了人民主体地位,完善了中国特色人权话语体系。在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中国推动全球人权治理中作用。毛俊响教授结合我国领导人关于人权的论述和西方学者提出的“规范性力量”等概念,阐释了中国在全球人权治理中的秩序影响能力、制度生成能力、规范遵守能力,表明中国坚持在现有国际法治背景下,探索全球人权治理改革的新路,推动构建更加合理、公平国际秩序,为国际社会提供一种可供参考借鉴的示范。
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永和教授作“‘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衷和始终追求”主题发言。张永和教授认为,《摘编》的中心词是“人民”,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体现,彰显了马克思人权理论的新高度,丰富和发展了人权理论,具备思想性、系统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张永和教授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权论述可以从人民的主体性和人民利益至上两个维度加以展开,前者意味着人民真正地当家作主,后者意味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吉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法学院院长何志鹏教授作“人权的全球共识与中国特色”主题发言。何志鹏教授认为,《摘编》凸显了人权领域的中国特色,这种中国特色不是刻意制造的、而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主观臆断的、而是客观条件的结果,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不是要强加给别人的、而是要推进人权交流沟通的。何志鹏教授进一步阐释了人权的全球共识,认为这种共识应当是基于实践而非先验理念或纯粹理论,应当以团结和凝聚各国为目的,而非为了斗争和打压。
东南大学人权研究院陈佑武教授作“加强人权法治保障的时代意义”主题发言。陈佑武教授认为,习近平人权论述体现了鲜明的原创性,“加强人权法治保障”的提法,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的人权保障价值和人权的法治保障方式高度融合的一个发展态势的科学总结,这体现了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和法治事业发展的最新成果;体现了世界性的意义,彰显了中国法治精神和《世界人权宣言》的精神;体现了全球化的意义,为全球人权治理贡献了中国的法治方案。
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曹燕教授作“体面工时的价值选择:基于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的解读”主题发言。曹燕教授认为,我们应当考虑如何将工时的多元价值整合为有序多元的价值体系,为确保立法的合目的性,需要明确劳工政策的规定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努力让劳动者实现全面发展,这表明实现体面劳动是我国劳动政策的重要目标。体面工时是体面劳动的重要构成,实现体面工时也应是我国法律追求的目标。
随后,研讨会进入到第二阶段,由东南大学人权研究院陈佑武教授主持。
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常安教授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数民族权利保护重要论述的体会”主题发言。常安教授以少数民族权利保护为切入点,认为习近平人权论述强调了保护少数民族权利的责任,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就是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起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这种保护必须是依法进行的,需要重视法治在权利保障中的重要性。同时,在保障少数民族权利的过程中,我们也要能以一种良好的叙事方式做好宣传、讲好故事。
东南大学人权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向和教授作“公平优质:习近平新时代受教育权发展新理念”主题发言。龚向和教授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教育,我国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都强调了教育理念,其中所体现的受教育权,首先是公平的受教育,公平是首要属性,同时也体现为向特殊群体倾斜更多的教育资源;第二则应具备优质理念,表现为对优质资源和财政资源大幅增长、优质教师和课程资源不断拓展、素质教育迅速发展和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发展。受教育权应当体现公平与优质合二为一的理念。
中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刚志教授作“在发展中保护和促进人权”主题发言。周刚志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原理深刻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人权理念,与“死于名不副实”“迷于进退失据”“困于以假乱真”的西方人权理论形成鲜明对比。习近平人权论述在思想理念方面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和立足中国国情,在体系构成方面强调发展权和人权事业的全面发展,在国际合作方面致力于推动共同发展、构建人的命运共同体。
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钱锦宇教授作“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的理论体系:内在逻辑与外在价值”主题发言。钱锦宇教授认为,《摘编》为我们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人权思想与理论、中国人权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的文献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论述,已经构成逻辑较为严密的理论体系,体现了鲜明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包含了中国文化的历史逻辑和历史底蕴。
中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杨清望教授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人权价值观的发展”主题发言。杨清望教授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们中国对人类社会做出的最伟大贡献之一,而中国的人权学者需要从中提炼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权理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人权理论注入了人的全面平等的哲学内涵,扩大了人与人之间合作的社会基础,赋予了人权以人类和平共享的法理内涵。
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刘璞副教授作“习近平关于残疾人权益保障重要论述的思想意蕴与实践成就”主题发言。刘璞副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权益保障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慈善理念和人道精神,遵循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在实践中不断地继承、创新、发展,为残疾人人权保障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的遵循和行动的指南,并基于中国实践走出了中国特色,形成了我们特有的理论。
主题发言环节后,研讨会进入到自由研讨环节。钱锦宇教授通过对《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的学习,认为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考察中国特色人权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建构,以及依托《摘编》对此进行深化拓展,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也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相一致。
自由研讨结束后,吉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法学院院长何志鹏教授主持研讨会闭幕式并作总结致辞。何志鹏教授再次感谢了指导、支持和参与本次研讨会的各方单位、机构和专家学者、会议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表示诚挚感谢,并指出,本次研讨会从多个维度和不同视角对《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的内容和所体现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会代表均高度认同《摘编》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同时,何志鹏教授再次向与会代表发出邀请,欢迎大家相聚于明年四月的长春,共同参与届时将要举行的“新时代中国人权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进行面对面、更深入、更多元、更全方位的交流。
在研讨会筹备和进行过程中,吉林大学法学院、人权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及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等10余人为会议提供支持。各人权中心齐心协力,为这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做出了重要贡献。
(来源:启航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