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院日前发布的《2022年国别人权报告》,充斥着政治谎言和意识形态偏见,对多国人权状况妄加指责,受到国际社会谴责。长期以来,美国打着“人权”旗号攻击和干涉他国内政,却无视自身存在的诸多人权问题,以双重标准推行强权政治,严重危害国际人权事业发展。
美国发布《国别人权报告》始于1977年,是配合其对外进行人权制裁的重要举措。在众多制裁措施中,被美国认为最有效的是通过外援途径进行制裁。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美国国会通过了对1961年《对外援助法》的一系列修正案,其中规定:美国在提供安全援助、经济援助和在国际金融机构中对某个国家的贷款申请进行投票时,必须考虑当事国的人权状况,对于“一贯严重侵犯国际上公认的人权的国家”,美国拒绝给予援助或贷款。1977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授权成立“人权与对外援助跨部门小组”,成员包括来自美国国防部、财政部、商务部、劳工部、农业部及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代表。该小组的职责是审查受援国的人权状况,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对美国战略利益影响程度的评估,做出对援助项目予以批准、延缓或取消的决定。
美国的国别人权报告最初针对的是接受美国援助的国家,依据其1976年修订的《对外援助法》,美国国务卿需要向国会提交该报告证明美国“安全援助计划”的受援国符合“尊重人权”的标准。1977年美国第一个国别人权报告问世,内容涵盖了82个国家。1978年,美国的国别人权报告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33个接受美国经济援助的国家。1979年,随着《对外援助法》的再次修订,美国国会要求该报告为每一个联合国会员国进行“评级”,报告涵盖的国家增加到了154个,并且将苏联、中国、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纳入“观察”的范围。自此,美国对于社会主义国家人权状况的抨击愈演愈烈。
20世纪90年代以前,美国人权报告攻击的主要对象是苏联。之后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中国开始成为美国人权报告攻击的主要对象之一。
通过对多年来美国人权报告的分析可以看出,美国人权报告的中国部分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攻击中国的篇幅越来越长。《1989年人权报告》涉及中国的部分只有24页,《2001年人权报告》的中国部分已达130多页,《2022年人权报告》的中国部分则为141页。二是内容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美国人权报告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甚至对某些领域的具体政策和具体事件都展开攻击,比如2022年报告对中国防疫政策的攻击以及其列举的一些具体事件和人员。三是每年攻击的问题都有侧重点。如2000年主要攻击中国对“法轮功”的取缔,2022年的主要攻击目标是所谓新疆问题。四是歪曲事实、颠倒是非。如把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扶助说成是“破坏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把中国政府的一些反恐举措说成是“种族灭绝和反人类罪”等。
美国发布《国别人权报告》的实质是把自己作为“世界人权法官”,以自己的人权标准来评判其他国家的人权状况,其主要目的是损害其他国家的声誉,并对其他国家施加压力。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经常“亲疏有别”,对盟友和对手采取双重标准。对于其所针对的国家,美国主要通过批评和谴责这些国家的人权状况来抹黑他们的国际形象,损害他们的国际声誉,以此施加压力,迫使这些国家按照美国的要求调整内外政策,朝着美国希望的方向发展。世人从美国年复一年发布人权报告中看到的不是各国的“人权问题”,而是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以及对己一套对人一套的虚伪双标。
美国的这种做法备受质疑。首先,当今国际社会有权威的机制和程序对世界各国进行人权审议。1948年联合国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为全世界制定了共同的人权标准和目标。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国际社会有比较完善的国际人权保护机制,不仅有保护人权的宪章机构和条约机构,而且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普遍定期审议机制每四年对所有会员国进行一次全方位的人权审议,对每一个国家都会给出审议意见。
其次,人权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是国际共识,并在1993年世界人权大会通过的《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中得到了确认。这意味着世界各国有权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实现共同的人权目标,也意味着美国没有权利以自己的标准对他国实现人权的方式进行评判。
尤其是,美国自身的人权状况劣迹斑斑,而其发布的国别人权报告却从来都不对本国的人权问题进行评估。3月20日,中国外交部网站发布《2022年美国民主情况》报告,大量列举事实和媒体专家看法,系统梳理和呈现过去一年美国民主的真实表现,揭露美国疫情严重失控酿成人间悲剧、美式民主失序引发政治乱象、种族歧视恶化少数族裔处境、社会持续动荡威胁公众安全、贫富日益分化加剧社会不公、践踏国际规则造成人道灾难等诸多方面的人权问题。美国不认真解决自己国内存在的人权问题,却忙于对其他国家的所谓“人权问题”指手画脚,其霸道蛮横的底色暴露无遗。
美国人权问题触目惊心,积重难返。美国政客应当反躬自省,采取切实措施改善美国人权记录,而不是热衷于以人权为武器到处攻击他国,做全球人权发展的搅局者和阻碍者。
(作者:罗艳华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