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人权宣言》通过75周年之际,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举办的“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5周年”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在推进人权事业发展的实践中,中国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潮流、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为丰富世界人权理论和人权实践作出了重要贡献。
《宣言》是当代国际人权法的源头和基础
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宣言》是二战后联合国通过的第一个关于人权的专门性国际文件,是国际社会第一次就人权和基本自由作出的郑重宣言,对于推动世界人权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宣言》既是解决全球范围内人权问题的共同标准,又历史性地呈现了人类社会的人权价值共识。”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在致辞中提到,也正因为如此,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宣言》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
“教育应促进各国、各种族或各宗教集团的了解、宽容和友谊,并应促进联合国维护和平的各项活动。”“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有权享受法律的平等保护。”……
75年前提炼在《宣言》中的这些核心概念、命题和理念,至今仍然闪耀着不朽的人权光芒,它们内在融贯、有机统一地构成了全球基本人权体系,并统领于“人权”这一基本范畴。
“《宣言》的诞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人类由此树立起了一座人权价值丰碑。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迄今还没有哪一部人权文献能够像《宣言》那样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如此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鲁广锦说,虽然时光逝去75载,但时至今日《宣言》的作用与影响犹在,它依然在激励着世人为尊重和保障人权而努力前行。
“《宣言》不因为它提供什么物质资源或者具有多大的强制力保障而强大,却因为其代表的全人类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广泛的影响力和历久弥新的感召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柳华文在发言中指出,在和平、发展和人权的追求中,世界各国和人民被凝聚和团结在一起,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和时代发展方向,不断走向进步。《宣言》是当代国际人权法的源头和基础,是国际法人权价值的旗帜和经典。
践行《宣言》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
回顾75年来的历史进程,中国一直是《宣言》精神的坚定宣介者、倡导者和践行者,始终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工作,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坚持人民在人权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人权事业为了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当代中国人权观的核心理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林认为,人权不是一部分人或少数人享有的特权,而是广大人民群众享有的普惠性人权。
正是在这一核心理念的指引下,当代中国人权观坚持生存权、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在确立和保障其首要的基本人权地位的同时,大力促进其他各项人权全面发展。
北京理工大学讲席教授齐延平认为,中国现代人权发展践行了《宣言》原则精神,创新发展了《宣言》制度体系,确保了中国人民各项人权的广泛充分、真实具体和有效管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健全了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数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
对此,李林认为,当代中国人权观坚持以人民为人权主体和中心,坚持人权“首要重点”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创新发展了世界人权主体理论,丰富完善了世界人权客体理论,推动了国际人权价值理论创新,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
“三大倡议”推动全球人权治理现代化
过去75年间,世界人权发展虽然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实现人人享有人权和基本自由的目标远未达到。当今时代,世界人权发展依然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历史时刻,中国领导人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主张以安全守护人权、以发展促进人权、以合作推进人权。
与会者一致认为,中国的理念、倡仪和主张,对推进全球人权治理,促进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引领作用。
“‘三大倡议’为人类社会破解发展赤字、安全赤字、和平赤字、治理赤字、文明冲突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热烈响应和广泛认同,也是全球人权建设和人权治理领域又一次饱含人类价值共识的现代宣言。”张文显说,“三大倡议”以共同价值为根基,创新突破了既往人权理念的局限,极大丰富了全球人权内涵,对构建公正合理善治的国际人权治理体系具有非同一般的指导意义。
“审视‘三大倡议’中核心要素的逻辑关联,可以看出,安全是发展和文明的前提,没有和平安宁的环境,发展和文明就会失去保障;发展是安全和文明的基础,唯有繁荣发展,和平才能持久,文明才能进步;文明是安全与发展的升华,同时文明又能为安全和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在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院长付子堂看来,“三大倡议”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又共同构成完善全球人权治理,推动全球人权事业发展的“三驾马车”。
“‘三大倡议’不只是人权的中国之声,而且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人权心声。因此,全球人权治理要由各国人民共商,全球人权事业发展要由各国人民共建,全球人权文明成果要由各国人民共享,形成更加公正、合理、包容的全球人权治理体系,构建基于共同价值观和全球人权共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张文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