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中国人权研究会在北京举行“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5周年”研讨会。与会代表围绕《世界人权宣言》的内容精神、影响意义和新时代中国人权事业发展展开交流研讨。
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并将12月10日定为世界人权日。
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白玛赤林在发言中指出,75年前,《世界人权宣言》确立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共识。回顾75年来的历程,中国始终是《宣言》的智识贡献者、积极倡导者、坚定践行者。中国人权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发扬《宣言》精神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徐显明表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追求公平正义实质上是在追求人权的价值观。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以共同价值为根基,创新突破了既往人权理念的局限,不仅体现了中国的人权理念,而且表达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对构建公正合理善治的国际人权治理体系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林认为,当代中国人权观坚持以人民为人权主体和中心,坚持人权“首要重点”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创新发展了世界人权主体理论,丰富完善了世界人权客体理论,推动了国际人权价值理论创新,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
“妇女权益保障是国家人权事业的重要部分。”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联络部副部长何淑文介绍了全国妇联在全方位多渠道讲好中国妇女人权故事、建设性参与联合国和多边机制妇女交流等方面扎实推进妇女领域对外人权工作的情况。
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鲁广锦说,《世界人权宣言》的诞生是人类文明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是多种文化文明包容共处的结果。世界人权发展在过去75年间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依然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中国秉持文明包容和文明交流互鉴,对推进全球人权治理,促进世界人权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
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人权研究中心主任韩秀桃认为,科学技术极大拓展了人权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推动数字时代的国际人权治理,应优化科技伦理治理,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与人权保障平衡发展。
与会代表还围绕人权法治保障、特定群体的人权保障、全人类共同价值与全球人权治理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取得广泛共识。
研讨会由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人权研究中心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