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5周年”研讨会4日在京举行。图为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白玛赤林在开幕式上讲话。(刘健 摄)
中国人权研究会4日在京举行“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5周年”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代表围绕《世界人权宣言》的内容精神、影响意义和新时代中国人权事业发展展开交流研讨,旨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白玛赤林在开幕式上讲话。
在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5周年研讨会上的讲话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
白玛赤林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
白玛赤林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相聚一堂,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5周年。
75年前,虽然战争阴霾尚未完全消散,但是人类对人权与和平的追求并未停歇。1948年12月10日,在风雨阳光更替之际,《世界人权宣言》应运而生。这部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文献,重申人的固有尊严,呼吁各国尊重人权,倡导以多元共识弥合对抗冲突,为实现人人享有人权提供了指引,对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回首75年前的历史瞬间,中国是宣言文本的智识贡献者。“宽以居之,仁以行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为宣言注入更具广泛性的价值基础。“周而不比,和而不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华文明“不齐而齐”的齐物哲学为宣言提供了思想支撑,既尊重各国自主选择人权发展道路,又创设人权发展共同目标。中国社会生活的共同体观念,为宣言补充了义务视角,既承认人人享有人权,又明确人人对社会负有义务,从而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可行方案。东方文化的融入,使宣言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人类价值公约数,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性人权宣言。
回顾75年来的历史征程,中国是宣言精神的积极倡导者。尊严、共识与包容是宣言的核心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呵护人的生命、价值、尊严,实现人人享有人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中国始终强调发展人权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始终秉持包容性发展理念,尊重人权内涵的全面性、丰富性,承认权利保障方式的渐进性、差异性,坚决摒弃对人权发展道路的单一化理解,更反对强行推广所谓“普世性”的人权制度。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10余次纳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系统阐述以发展促进人权、以安全守护人权、以合作推进人权的人权发展理念,既与宣言精神一脉相承,又为全球人权治理贡献了新方案。
回望75年间的历史成就,中国是宣言理念的切实践行者。中国坚持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工作,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坚持以生存权、发展权为首要的基本人权,平衡推进各项权利保障。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完善人权法治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国际人权机制有序运行。中国人权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世界人权宣言》增添了翔实的脚注。
放眼当下,世界格局的动荡,愈加凸显人权的凝聚力量。75年前,《世界人权宣言》确立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共识。75年后的今天,人类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我们需要回归历史起点,重温《世界人权宣言》的文本、精神与理念,阐明全球人权治理的坐标与方向,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我们重申人权承诺的庄严性。各成员国在《世界人权宣言》序言中作出庄严承诺:誓愿同联合国合作以促进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普遍尊重和遵行。宣言文本的30则条款,也确立了人权保护的基本框架。面向未来,各国应始终信守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庄严承诺,坚定不移维护人的尊严,实现各类人权。
——我们重申发展环境的安全性。安全问题事关全球人权保障的质量与可持续性。当前,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持续不断,和平与安全是世界人民的迫切愿望。我们期待国际社会共同践行全球安全倡议,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和争端,同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安全守护人权,促进世界人权事业行稳致远。
——我们重申人权保障的协调性。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一项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事业。人权内涵是全面的、丰富的,不可偏执一端、失其全局。各国应遵守宣言精神,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增强权利保障协调性,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与公民及政治权利予以同等重视,着力推进包容性发展,以发展促进人权。
——我们重申人权道路的自主性。人权事业没有固定样板,也没有现成答案。人权是历史的、具体的、现实的,各国都有权利自主选择人权发展道路,各国人权发展道路必须根据本国国情和人民愿望来决定。国际社会应以合作推进人权,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同志们!
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征程赋予我们新的历史使命,广大人权研究工作者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论述,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定自信,统一认识,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以更大的担当助力中国人权事业更好发展。
一是深化学理研究,做当代中国人权观的阐释者。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权的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有关人权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当代中国人权理论的最新进展,是新时代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为中国人权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构建指明了方向。人权研究工作者要持续深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权的系列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时代特征、基本要义和实践要求,特别是着力研究解读“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以发展促人权”“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论述,挖掘“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中蕴含的人权内涵。
二是厚植自主意识,做中国人权理论的深耕者。人权研究工作者要将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提炼原创性概念、标识性命题。中国人权发展道路和历史性成就,特别是新时代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创造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人权保障的新经验,蕴含深厚的理论逻辑。要形成更具解释力的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我国人权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构中国自主人权知识体系,为世界人权理论谱系贡献中国智慧。
三是回应现实需求,做中国人权事业的建设者。人权研究工作者要持续努力,为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更好维护人的权利和尊严。要探索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重视对青少年的人权教育,重视对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人权知识培训,努力普及中国人权价值观。
四是主动对外交流,做中国人权话语的传播者。人权研究工作者应放眼全球,努力成为政治过硬、理论扎实、学术精湛、熟悉国际规则、会讲中国人权故事的高端人权专家。要善于利用“北京人权论坛”“中欧人权研讨会”“南南人权论坛”等重要平台,开展国际人权交流合作。要积极参与联合国人权事务,充分发挥建设性作用,持续提升我国在联合国等多边人权机构的影响力,展现中国形象,发出中国声音。
最后,预祝此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