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5周年”研讨会12月4日在京举行。图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闻专题部制片人吕涛作大会发言。(刘健 摄)
——在“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5周年”研讨会上的发言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闻专题部制片人
吕涛
尊敬的蒋建国常务副会长,
各位专家、各位同志:
我是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吕涛,今天很荣幸参加“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5周年”研讨会。2022年底,由中国人权研究会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摄制的五集新闻纪录片《新时代中国人权》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中文国际频道播出,在舆论场引发广泛关注,社会反响热烈。今年2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刊发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同志的文章《构建中国人权话语 讲好中国人权故事》,称赞《新时代中国人权》是总台宣传好阐释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探索“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有益尝试。
在日前揭晓的第三十三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新时代中国人权》荣获新闻纪录片一等奖。同时,这部片子还刚刚获得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第29届中国纪录片十优十佳”优秀纪录片和最佳撰稿奖。借此机会,我要向为此片作出贡献的领导、专家、同仁们,表达最衷心的感谢!
作为这部纪录片的总导演,同时又是一名长期耕耘在国际传播一线的新闻工作者,我想结合《新时代中国人权》的创作经历,分享一下自己对讲好新时代中国人权故事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第一,回归人权本质,才能讲好人权故事。通过新闻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中国特色的人权理念和人权发展道路,此前没有人做过,也没有任何作品可以借鉴。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在中国人权研究会的大力支持下,拜访了很多专家学者,查阅了大量资料。在不断的学习中,我们深深感到,人权的内涵非常丰富,而且一直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同时代、不同国情都会赋予它不同的内涵。我们也深刻认识到,人权的本质,始终是人本身的需要,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要讲好人权的故事,就必须从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人的尊严是否得到维护、人的自由是否得到保障等方面来展开,这也正是中国人权理念的内核——“以人民为中心”。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决定通过真实、鲜活、充满烟火气的人物命运故事,来展现新时代的中国人权事业成就,来阐释中国人权理念和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确立了这样的创作理念,我们再回望新时代取得的各项历史性成就时,犹如拨云见日般豁然开朗,满眼都是好选题,处处都有好故事!我们的主创团队们历时1年多,走进城市乡村、走进雪域高原、走进沙漠戈壁,跋涉上万公里,用镜头记录下大量生动鲜活、蒸腾向上的人权故事。
比如,独龙族整族脱贫、一跃跨千年等故事展现中国以举国之力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暗含着“生存权发展权是首要基本人权”和“以发展促人权”的理念经验;热闹的小院议事厅“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实写照;厚厚的民法典里,承载着沉甸甸的良法善治的信念;等等。一个又一个充满希望、富含力量的生活场景,回响着“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的铿锵之音。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陈冯富珍在接受我们采访时,称赞纪录片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展现抽象的人权概念,具象又生动地解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人权发展道路。
第二,从中华文明的传承中坚定中国人权自信。说实话,“人权”这个词曾经在一段时间是舆论的敏感地带,很多人不敢碰、不敢讲。我们跟众多专家讨论后发现,过去的不自信其实是因为受制于西方单一人权标尺。所以,我们不想陷入话语陷阱,而是希望通过多元、开放、包容的人权观,破解狭隘人权里的零和博弈,而这就需要从文化本源上来找答案。
我们在《新时代中国人权》第一集《人民至上》的开篇,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场景,通过回顾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河北阜平孩子演唱奥运会会歌,引出一段太行山与奥林匹斯山跨越时空的对话:两千多年前,当古希腊的“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萌发出人本思想时,中国儒家先贤们提出了“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形成了“以民为本”的理念。东西方文明之光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铺就了东西方人权理念的文化底色。这一段设计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把对人权的认识提升到文明的高度,巧妙打破了用单一尺度定义人权的话语陷阱。这个片段也成为全片的点睛之笔,得到学界和业界的一致好评。
第三、讲好中国人权故事,为的是成就更多更好的世界人权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做好人权国际传播,就是要以人权文明交流互鉴为行动目标。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同仁,相信都了解中国人张彭春在《世界人权宣言》制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张彭春基于中华传统思想,提出了“仁”,并落实到了《宣言》第一条中的“良心”一词中。可以说,《宣言》的制定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人权文明交流互鉴的实例。
为了借助这部纪录片向全世界讲好中国人权故事,我们在立项之初就确定了“第三只眼看中国”的创作原则,以外国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及国际权威人权专家甚至更多普通外国人的视角,来理解中国人权理念,解读中国人权成就。受访专家南非大学姆贝基非洲领导力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谭哲里就认为,人权不需要具有一种固定的发展模式,并高度赞赏中国以人民为中心、以人为本的人权模式。
但在这些传播方式和技巧之外,我们也一直在思考一个本源问题:我们希望全世界,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从新时代的中国人权故事中获得什么?只是改变对中国的片面、刻板印象吗?这其实也是长期困扰国际传播工作者的一个现实问题。让人惊喜的是,我们在习近平主席2016年发表在伊朗《伊朗报》上的一篇署名文章里,收获了启迪、找到了答案。文章里描述了两个充满画面感的形象:
“来自中国的丝绸和伊朗的高超工艺结合,成就了波斯丝毯的高贵;来自伊朗的苏麻离青和中国的高超工艺结合,成就了青花瓷器的雅致。”
习近平主席以波斯丝毯和青花瓷为例,阐明了不同文明之间美美与共、交流互鉴的重要意义。这让我们更为坚定:解读中国人权故事,让全世界认识真实的中国、现代的中国,除此之外,通过展现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的成功,激励广大发展中国家坚定走好符合自己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从而为全世界奉献更多更精彩更激动人心的人权故事。因此,我们的纪录片在讲述中老铁路、菌草援外以及共建“一带一路”等内容时,着重突出外方普通民众的命运和感受,展示他们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传递他们对美好未来的信心。这也正是习近平主席始终倡导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新时代中国人权》通过我所在的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及央视网面向全球播出,在海外华侨华人群体中也引发强烈共鸣。俄罗斯华侨华人青年联合会会长吴昊留言说:《新时代中国人权》的播出坚定了海外华人华侨在人权问题上的发言权,我们一定会把中国的人权故事,把人民至上等一系列的故事讲给外国朋友,让他们更多地去了解中国的人权,不让人权问题成为西方某些政客抹黑中国的一个口舌。
为了更好地进行国际交流,总台还对该片进行了多语种译制,于今年陆续在总台CGTN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频道播出。这部纪录片还被中国人权研究会的领导专家多次带到各种国际会议上进行国际交流。我欣喜地看到,刻有《新时代中国人权》中英文LOGO的小小U盘,已成为新时代中国人权理念更趋自信开放的一个生动注脚。
尽管收获了很多荣誉,但我们很清楚,纪录片始终是一种充满遗憾的艺术。《新时代中国人权》也并非100分的作品。但她是一个开端,我们希望通过她的传播力、影响力,能够为中国人权的国际传播带来变化,助力曾经的“舆论禁区”变成“舆论高地”“传播富矿”。而且我们发现,这样的改变正在发生。我和我的团队也愿继续发挥自己的专业力量,讲好新时代的中国人权故事,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