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领域唯一专业网站

以更大担当助力中国人权事业更好发展——“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5周年”研讨会发言摘登

2023-12-10 14:58:39来源:光明日报作者:蔺紫鸥 李睿宸 方惠旌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编者按

  人人充分享有人权,是人类社会的伟大梦想。12月4日,中国人权研究会在北京举行“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5周年”研讨会。与会者围绕《世界人权宣言》的内容精神和影响意义,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权的系列重要论述、新时代中国人权事业发展及其世界贡献,展开交流研讨。现将会议主要观点摘登如下。

  白玛赤林 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

  《世界人权宣言》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文献,中国是宣言文本的智识贡献者,是宣言精神的积极倡导者,是宣言理念的切实践行者。

  75年前,《世界人权宣言》应运而生,75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温《世界人权宣言》,阐明全球人权治理的坐标与方向。宣言文本的30则条款确立了人权保护的基本框架,面向未来,各国应始终信守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庄严承诺。安全问题事关全球人权保障的质量与可持续性,我们期待国际社会共同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同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安全守护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一项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事业,各国应遵守宣言精神,增强权利保障协调性,着力推进包容性发展,以发展促进人权。人权事业没有固定样板,也没有现成答案,国际社会应以合作推进人权,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权的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有关人权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当代中国人权理论的最新发展,是新时代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为中国人权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世界人权事业进步提供了中国方案。

  广大人权研究工作者要持续深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权的系列重要论述,坚定自信,统一认识,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以更大的担当助力中国人权事业更好发展。

  张文显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

  《世界人权宣言》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文献,对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全人类共同价值观是新时代研究和阐释《世界人权宣言》的一把“金钥匙”。在人权话语体系中,全人类共同价值观所包含的核心价值均属于基本人权范畴,在《世界人权宣言》中得到体现。

  《世界人权宣言》既是解决全球范围内人权问题的共同标准,又历史性地呈现了人类社会的人权价值共识。75年前在《世界人权宣言》中提炼的概念、命题和理念,至今仍然闪耀着不朽的人权光芒。

  中国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根基,创新突破了既往人权理念的局限性,极大丰富了全球人权内涵,对构建公正合理善治的国际人权治理体系具有非同一般的指导意义。

  全人类共同价值观牵系着人类共同的梦想,是人类文明进步中永不退化的底层逻辑。以全人类共同价值观为理论范式对《世界人权宣言》进行新解读,将为其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我们应更加自觉地把全人类共同价值观落实到人权事业的伟大实践中,为推进人权现代化和人权文明发展进步而奋斗。

  何淑文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联络部副部长

  《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5年来,中国始终遵循宣言精神,坚持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促人权,全面参与全球人权治理,努力推动世界人权事业发展进步。妇女权益保障是中国人权事业的重要部分。

  我国已经建立健全了包括100多部法律法规在内的全面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有关妇女权益突出问题的司法解释、指导性文件和典型案例指引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在我国,4416万农村妇女摆脱了绝对贫困,参加各类社会保险的妇女也大幅增加;妇女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女性平均预期寿命突破80岁;义务教育阶段性别差距基本消除,高等教育中女生占比持续过半。目前全社会就业人员中,女性占比达到40%以上,女科技工作者占45.8%,数字贸易、电商、直播等新业态中妇女约占三分之一。广大妇女在新时代拥有前所未有的出彩机会,展现前所未有的昂扬风貌,同全国人民一道共创复兴伟业,共享祖国荣光。

  柳华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国际法研究所副所长,联合国禁止酷刑委员会委员

  《世界人权宣言》是当代国际关系形成之初由联合国制定和通过的首个多边国际人权文书,实现了人权国际保护的突破,是国际法史上国际组织造法的里程碑,是国际人权法的基石。《世界人权宣言》不因为它提供什么物质资源或者具有多大的强制力保障而强大,而因为其代表的全人类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广泛的影响力和历久弥新的感召力。

  75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人权宣言》精神的坚定宣介者、倡导者和践行者。在今年3月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2届会议上,中国代表70多个国家就《世界人权宣言》通过75周年作共同发言,对落实该宣言提出全面推进、结果导向、相互尊重、对话合作的明确主张。值此《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5周年之际,中国正与联合国和国际社会一道,更加坚定地高举人权旗帜,推动国内和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

  徐显明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

  《世界人权宣言》是一份历久弥新的文件,它是一份政治宣言、法律宣言,也是一份道德宣言,具有若干重大意义。第一,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人权的最大价值是创造和谐。第二,推动了国际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世界人权宣言》概括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这些权利是一种指引、一个杠杆、一个推动力。第三,重塑了各国政府,《世界人权宣言》成为世界各国评价自己政府的政治标准。第四,成为人类历史上一切人权宣言的集大成者,重构了世界人权体系。第五,更新了对法治的定义。第六,开辟了法学新学科——国际人权法。

  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人权观点。第一,以人民为主体,其贯彻了《世界人权宣言》中的主体观。第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实际上这也是一种人权观。第三,让人民在每一项立法中、每一个执法决定中、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追求公平正义实质上是在追求人权的价值观。第四,保障人民的权利就是尊重和保障人权,法治的真谛在人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

  李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当代中国人权观坚持以人民为人权主体和中心,坚持人权“首要重点”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创新发展了世界人权主体理论,丰富完善了世界人权客体理论,推动了国际人权价值理论创新,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

  坚持人民在人权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人权事业为了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当代中国人权观的核心理念。人权不是一部分人或少数人享有的特权,而是广大人民群众享有的普惠性人权。我们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和保障人权相统一,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保障个人人权与维护集体人权相结合,保障全体公民人权与促进少数民族、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特定群体人权相统筹,确保我国14亿多人口充分享有人权和基本自由,充分彰显了我国人权本质的人民性特征,深化拓展了《世界人权宣言》等国际人权文献确立的人权主体广泛性、平等性、非歧视性等基本原则,推动了世界人权主体理论创新发展。

  付子堂 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院长

  从人权保障的视角看,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是为解决人权赤字难题和完善全球人权治理开出的一剂良方。

  审视“三大全球倡议”中核心要素的逻辑关联可以看出,安全是发展和文明的前提,没有和平安宁的环境,发展和文明就会失去保障;发展是安全和文明的基础,唯有繁荣发展,和平才能持久,文明才能进步;文明是安全与发展的升华,同时文明又能为安全和发展提供精神支撑。三大倡议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又共同构成完善全球人权治理、推动全球人权事业发展的“三驾马车”。首先,共同发展是促进人权保障的“总钥匙”;其次,共享安全是巩固人权事业的“稳定器”;再次,共话文明是消除人权对抗的“润滑剂”。

  作为“三大全球倡议”的提出者和推进落实的行动派,中国既着眼于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又致力于增进全人类共同福祉,为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的实践经验——以发展促进人权,破解全球发展难题;以安全守护人权,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以合作推进人权,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

  齐延平 北京理工大学讲席教授、科技人权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世界人权宣言》的重大意义在于,自其于75年前发表始,呵护人的生命、价值、尊严,实现人人享有人权,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其深刻影响在于,自其于75年前发表后,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国际政治规范运作的伦理根基和世界各国良法善治的法理基础。

  中国切实践行《世界人权宣言》原则精神集中体现在中国现代人权的社会主义性质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我国人权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平等共享人权,坚持以系统性思维谋划人权建设,推进各类人权全面发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国现代人权以其实现民族独立,创建民主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人权法治保障,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等生动实践,确保了中国人民各项人权的广泛充分、真实具体和有效管用,其对《世界人权宣言》原则精神的切实践行,为国际社会有目共睹。

打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