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领域唯一专业网站

郑若瀚:人权的当代困局与未来——评联合国人权高专纪念《世界人权宣言》通过75周年讲话

2023-12-14 13:55:46来源:仁之言作者:郑若瀚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12月11日,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沃尔克·图尔克在纪念《世界人权宣言》通过75周年高级别活动时发表了讲话。在讲话中,他不断鼓励人们从《世界人权宣言》中汲取力量,并始终保有希望、付诸行动。联合国网站的新闻稿也将“希望和行动”写入标题。但仔细读来,图尔克以“希望”为主题的讲话,基调却是阴郁的。

  我们正在面临怎样的窘迫?

  图尔克回顾了筚路蓝缕的过往,却没有为我们展望可能的未来模样,而夹杂在过往和不知所往的未来之间的,则是他口中“团结如此脆弱、分裂如此严重、目光如此短浅”的当代。这总让人不由得去思考,更能给人以慰藉的究竟是75年前,还是当下?

  图尔克还以列举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虽不完整但又足以让人满怀忧虑的当代图景:战争,饥荒,压迫和仇恨性歧视,镇压和迫害,以及气候变化、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对人权的威胁。或许,当我们向75年前、乃至更久远的过往回看时,我们不得不接受一个更残酷的事实:人权的威胁,至少在种类上变多了,那些传统威胁从未被消除,新兴的威胁又不断袭来。

  我们会迎来转机吗?

  图尔克提醒我们《世界人权宣言》起草者们的远见卓识:“他们超越了地缘政治冲突和经济分歧。他们搁置了许多令人不快的争论,最终达成了这一光辉的文本,照亮了通往和平、正义和自由的道路。”似乎只要超越狭隘的利益纷争,再次站在人类整体福祉的高度,我们就会有希望。这是对的。但是,意欲让被政治化的人权回归纯粹,却绝非易事。

  让我们不敢抱以充分信心和希望的,是人类历史蕴含的警示。图尔克还在字里行间不经意地提醒我们,《世界人权宣言》“是在世界有史以来最骇人听闻的大规模屠杀之后充满恐惧的时期制定的”。回顾人类历史,人类总是在血淋淋的教训后才会虚心和自觉反思,人类文明的每次重大进步总是付出重大代价。当我们再一次迎来文明进步时,其代价又会是什么?只要我们关于人类共同命运不能预先达成共识,我们就很难避免和减小那种巨大代价。

  人权的未来在哪里?

  人权的力量寓于人权的普遍性与包容性。图尔克开门见山地重申《世界人权宣言》所规定的权利具有普遍性。这种普遍性并不缘于不同价值观之间的竞争筛选,而是缘于图尔克所提及的“多样性”。他强调《世界人权宣言》与全人类各个文明的古老智慧之间的相通性。但我们只要将目光移回身处的现实世界,就不难发现理想与现实的龃龉。其实,对于《世界人权宣言》所开列的权利清单早已失去共识,关于哪些权利才是真正人权的争论从AB两公约(《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制定开始就未曾停止。当执迷于意识形态对抗而深陷概念之争时,我们就已经慢慢地消蚀了对普遍性的信念。

  在图尔克讲话的尾声,他呼唤“重拾引领每个会员国通过《世界人权宣言》的精神”,呼唤在所有政策决策中“都以每个人生命的固有和平等价值为基础” 。显然,他已不再执着于宣言所载具体权利的号召力,而是诉诸一种凭借人的直觉能够感知的精神。或许,回归人权精神,而不是在人权修辞上盘算纠缠,才能真正解开扭结,在多样性中重建普遍性共识,在包容性中凝聚全人类力量;也才能让人权行动免于南辕北辙,为人类的共同命运创造值得期许的希望。

打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