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领域唯一专业网站

练舞蹈、学本领、把握新疆机遇……在新疆校园倾听年轻学子的梦想

2024-01-06 14:06:31来源:环球网作者:邢晓婧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我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29岁的哈萨克族女生库丽扎达·哈纳哈提告诉《环球时报》记者,“2018年我从乌鲁木齐新疆职业大学电子商务专业毕业后,在哈密市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收入颇丰。妹妹先是考进了上海的内高班,大学毕业后在家乡阿勒泰成为一名公务员,哥哥在自主创业。我的兄弟姐妹都因为受到良好的教育,才有了更加美好的生活。”《环球时报》记者近日赴新疆参加“人权行动看中国”主题采访活动,实地探访当地的中学和大学校园,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像库丽扎达兄妹一样,努力学习,渴望让梦想照进现实。

  “把新疆的故事讲给全世界”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师生们一边打着拍子,一边唱响生日歌,这温馨的一幕在哈密市豫哈实验学校的食堂里上演。豫哈实验学校是一所由河南省全额援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2019年9月投入使用,现有在校生2700余名,少数民族学生占比约为76.3%。从2020年至今,共有40余位河南援疆教师在此工作。

  原来,当天恰逢该校维吾尔族女生夏合努尔·亚生的15岁生日,她激动地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听到大家为我唱生日歌、送祝福,特别开心。”夏合努尔的老家在吐鲁番市,距离哈密市大约400公里,平时吃住都在学校,和哈萨克族、汉族、蒙古族、东乡族、柯尔克孜族、藏族等各族同学朝夕相处。学习之余,夏合努尔喜欢弹奏热瓦普,哈萨克族的同学弹奏冬不拉,来场合奏是她们最喜欢的放松方式。

(图为新疆哈密市豫哈实验学校的学生们在食堂用餐。邢晓婧/摄)

  “我许下的生日愿望是考上内高班,去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看看。”九年级的夏合努尔说,“以后还想去意大利的威尼斯旅游,我在电视上看到过那里有‘水上出租车’,很有异国风情。”中考当前,夏合努尔忙于学业,没太关注到国外一些关于新疆的杂音,“如果我看到的话,会非常不开心,我不希望自己的家乡被造谣抹黑!”她这样说道。
每天下课后,学校体育馆里的气氛格外热烈。篮球队、舞蹈社团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轮番展开。采访当天,校舞蹈社团正在彩排大联舞,指导老师付晶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联舞里把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的舞蹈风格结合起来,由舞蹈社里各个民族的孩子们共同演绎。

  “我很开心可以和这么多好朋友一起跳舞。”12岁的维吾尔族女生阿萨乃提热情开朗,她爸爸的老家在喀什,有个姐姐在乌鲁木齐上学,弟弟比她小1岁。她主动向《环球时报》记者推荐起新疆的馕和哈密瓜,自豪“新疆有很多好吃的。”阿萨乃提立志好好学习,长大要当一名老师。她想去北京看看天安门,还想去俄罗斯,因为听说俄罗斯是中国的好朋友。

  哈萨克族姑娘阿依赛热加入舞蹈社3年了,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爸爸教会我弹奏冬不拉,我也很喜欢维吾尔族的手鼓,敲起来很有节奏感,平时也喜欢听中国香港歌手邓紫棋的歌曲。”和阿萨乃提一样,阿依赛热也对北京天安门心向往之。这位小姑娘平时很努力地学英语,长大要把家乡新疆的故事,用英语讲给全世界。

  “不要错过新疆的发展机遇”

  公开资料显示,哈密市资源能源富集,已探明矿种88种、占全疆63.8%,储量居全疆前列的有17种,其中煤炭、铁矿、镍矿资源均居全疆首位。依附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为培养对口人才的专业院校应运而生,新星职业技术学院就是其中一所,于2023年招收首批学生。

  新星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魏建国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哈密地区的能源和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以煤为中心建立了煤化工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该校设立了煤化工实训室,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基本可以掌握整套生产流程,毕业前还可以去企业实习。

(图为新星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正在上课。邢晓婧/摄)

  “我校目前已经接待过30余家企业前来考察,有的当即表示要与学生签合同。考虑到同学们刚入学、年纪轻,我建议他们‘优中选优’,不要着急做决定。”魏建国说,“企业给出的薪资待遇还不错,以煤化工企业为例,根据不同岗位,毕业生的入职底薪约为每月5000元至8000元,熟练之后月薪可超1万元,这样的待遇放在一些内地城市也不能算低。”

  “毕业即就业”为该校吸引了来自全疆乃至全国的学生,河北张家口的赵仲奇就是其中一位,就读于机电一体化专业。这名19岁的男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随着新疆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很多企业在新疆布局,对口的专业人才供不应求,毕业之后他不打算回内地。父母叮嘱他好好学习,如果在新疆遇到好的发展机遇,一定不要错过。

  “我叫阿布都叶孜孜·吐尔逊江,来自伊犁地区,是幼儿保育专业的。”没等记者提问,一名维吾尔族男生主动介绍起自己,“大家一定很好奇,我是男孩子,为什么要选这个专业?因为我的性格很适合。”阿布都叶孜孜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的家人、朋友、亲戚和邻居都非常支持我的选择,他们对于幼师这个职业没有刻板印象,相信我也可以成为很棒的幼师。”

  魏建国介绍称,新星职业技术学院现有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应用化工技术、视觉传达设计等多个专业,超过千余名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占比约为50%。在谈及对学生们的期望时,魏建国表示,“我希望我们培养的学生能辐射西部,走向中亚。”

  填平教育沟壑

  “这些孩子都能歌善舞、热情大方。身体素质特别好,短跑、踢球、打篮球都很厉害。”新星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张小艳是吉林长春人,在新疆生活多年,带有北方人的爽朗。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学校里不仅有各个民族的学生,还有来自全疆乃至全国各地的学生。一般而言,内地学生组织各类活动条理性比较好,主动性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文体特长明显,大家各有优势,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2011年7月大学毕业后,张小艳想趁着年轻,去建设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便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来到新疆阿克苏。原本计划一年期满后就回内地,没想到生活至今。

  “我最先去的是阿克苏,那是我第一次来新疆,最强烈的感受是人民非常热情,把我当成自家人,感觉不到隔阂。后来在新疆安了家,现在有2个可爱的孩子。”张小艳对《环球时报》记者回忆说,刚开始父母不放心女儿去那么远的地方,后来看到她在新疆组建了家庭、发展了事业,实现了人生价值,现在很支持女儿在新疆安居乐业的决定。

  在新疆生活多年,张小艳观察到当地教育发生的一个显著变化——新疆和内地的教育差距在逐渐缩小。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内地很多省市派来援疆教师,新疆的老师也有不少去内地交流、学习的机会,叠加线上教育的普及,过去教育资源的沟壑逐渐被填平。

  豫哈实验学校校长吾其空·卡得尔投身教育事业30余年,当过哈密市其他学校的校长,也在教育局工作过,见证了数十年来当地教育事业取得的飞速发展。吾其空·卡得尔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因为主要从事农牧业,以前的少数民族大多生活在条件较为艰苦的农村地带,后来农牧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更优质的教育资源逐步转移到城市,当地政府为他们安排工作,提供安置住房,农牧民的子女也随之来到城市,市区多了一些新盖的学校方便他们的子女就近入学。

  “现在少数民族对于教育的重视和渴望程度不亚于内地。”在谈及对当地教育事业的观察时,吾其空·卡得尔说,“以前农牧民家庭不大重视孩子的学习,一些孩子自己也没兴趣。现在的情况大有改观,少数民族的孩子不仅能完成学业,还给自己制定了考上名牌大学的高目标。作为一名老师,我希望孩子们都能努力学习,实现自身价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打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