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领域唯一专业网站

新时代中国人权故事 | “手语律师唐帅与残疾人诉讼权利保障”

2024-03-26 14:21:42来源:《新时代中国人权故事》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故事梗概

中国有超过2700万聋哑人,生理上的缺陷,导致他们无法正常与人沟通。当他们权益遭受侵害,诉求得不到正常表达时,难以凭借自己的力量进行法律维权。

唐帅,中国手语律师第一人,在无声家庭长大的他,深知聋哑人生活的艰难,于是更加懂得聋哑人的需求。1985年,唐帅在重庆大渡口一个聋哑人的家庭里出生。虽然父母都是聋哑人,但他们想让唐帅生活在健全人的世界,强烈反对他学习手语。所以,儿时的唐帅只能悄悄地潜入父母工作的地方,向聋哑工人们学习手语。后来,唐帅了解到,在中国,各个地方的手语都存在地域差异。唐帅便利用周末和假期跑到重庆的解放碑和朝天门等旅游景点,跟着从四面八方来的聋哑游客学手语。就这样,十多年的时间唐帅学习了全国各个地方的手语方言。跟五湖四海的聋哑人学手语这个习惯,唐帅一直坚持到大学,如今他几乎精通全国各地的手语。2006年初,唐帅考取了手语翻译证,开始协助公、检、法部门进行聋哑人案件的沟通处理。期间,唐帅接触了上千个聋哑人案件,却没见过一位会手语的律师。他心中有个强烈的声音:“就算放弃工作,从头再来,也要为聋哑人发声!”

在无声的世界里用双手为聋哑人做辩护,唐帅也因此成为聋哑人信赖的律师。2011年,唐帅通过自学考试考取了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选择法学专业,唐帅有自己的考量。“这么多年我总结过,聋哑人在法律维权和就医上面临的困难是最大的。我想,我既然精通手语,要么学法,要么学医,才能真正帮助到他们。”他用两年半时间,修完了四年的本科课程。在此期间,他就开始到全国各地,学习各地的方言手语和国家规范手语。唐帅说:“社会上超过90%的聋哑人使用的是自然手语,所以需要既懂法律又懂各地方言手语的翻译。”2012年,唐帅顺利通过司法考试,获得法律执业资格证书,成为一名专职律师。唐帅说,他由“手语翻译”转为“手语律师”的一个重要理由,是“手语翻译”代替的是聋哑人的“嘴”,做律师是希望能成为防止出现冤假错案的一道重要防线。

辩护工作之外,唐帅还对聋哑人进行普法宣传和教育。因为不懂法,当聋哑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时,绝大多数人的苦楚只能往肚子里咽。所以,唐帅在帮助聋哑人代理案子的同时,还主动对聋哑人进行普法。做了律师之后,唐帅直接接触和参与的聋哑人案子越来越多,开展普法活动的机会也随之不断增加。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唐帅和团队已为近16万聋哑人提供了法律咨询和援助。令唐帅欣慰的是,通过直播间里的交流,他发现聋哑人群体的法律意识正在提高。

唐帅一直努力着,不让自己成为“唯一”。2017年,唐帅向全国范围的高校发布了聋哑大学生招聘启示,从近百个报名者中挑选出了五位,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团队。从2017年8月开始,唐帅对五名聋哑大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法律知识培训,这项训练的终极目标,是将他们培养成为法律执业者。谭婷就是第一批被招收进律所的五名学生之一。2020年,经过三年培养的聋哑女孩谭婷,通过了2020年的司法考试,成为中国首位通过司法考试的聋哑人。事实证明,聋哑人学法律是可行的,他们学得懂!2020年开始,作为西南政法大学外聘教师,唐帅利用周末时间,教法学专业的学生手语。

针对全国聋哑人等群体缺少专门法律服务人才的问题,西南政法大学于2020年11月在全国率先开设了“卓越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实验班”,实验班采取小班教学模式,制定单独的人才培养方案,选聘校内外优秀师资授课,实行导师制,专门培养面向弱势群体提供专业法律服务的特殊法治人才,小班教学,制定单独的人才培养方案,填补了中国特殊人群法律服务人才培养的空白。

面对全国2700多万的聋哑人,“中国手语律师第一人”唐帅竭尽全力为无声人群做着最有力的辩护,努力把正义的声音带到无声的角落里。唐帅也期待着能有更多的人与他同行,早日出现一支既懂法律又精通手语的律师队伍,把法律的正义传递给这个特殊群体。让那些无声者感到温暖、看到希望,将他们被边缘化的身影拽回,助力他们更顺利地融入社会大家庭。他始终坚信,那些将爱凝聚在指尖飞舞的力量,终将为无声世界带去光明和希望。

完整故事详见《新时代中国人权故事》第十章《爱在指尖,做无声世界的“代言人”》

打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