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有关“人权”的著作,多数人会想到它是学术著作,是理论篇章,很难将它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其实,人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
因此,做一本大家都能读得懂的人权著作,一本真实的有温度的人权著作,便是策划这本书的初衷。本书抛却理论教条,以“拉家常”“讲故事”的叙事方式,为读者呈现了20位普通人的真实故事。这里有邮局收发员,有火锅店老板,有我们大家所熟知的电影《我不是药神》的男主角原型,还有为了残疾人的权利而奋斗的手语律师,一个个生动真实的普通人的故事,传递着温暖、善良、真挚的情感。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发表关于中国人权事业的重要讲话后,中央编译出版社便立刻着手准备编辑出版有关中国人权事业的著作,随即邀请了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院长张永和担任此书的主编,李超群、郑若瀚副教授担任副主编。几位学者在当今中国人权研究领域都是非常权威的。
人权研究院的专家学者们在创作之初,并没有将自己作为单纯的学者或编者,而是将自己定义为给读者“讲故事的人”,以“讲故事”的方式去呈现人权这个伟大的名词,去诠释和传播中国的人权观念。创作团队通过访谈、调研、文献收集的方式,收集整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的大量人权故事,并从中遴选出那些最能够体现出新时代人权成就、中国人权观的20个具有代表性的真实故事。我作为本书的责编,在审读稿件之初,与众多读者的感受相同,做好了理论阅读的准备。但当我打开书稿第一篇,映入眼帘的是主编张永和院长的序文,优美的文字瞬间便将我带入审读的愉悦感中——
“我们会乘坐‘快时代’里的‘慢火车’,探访天山脚下的人民法庭,雪域高原的现代医院,川渝黔深山绝壁上的新家园;我们会去往2022年的雅鲁藏布江以南,寻访夏尔巴人和黑颈鹤;也会走进2020年年初的武汉,回首那时人们如何作出艰难选择;我们也会对话时代里的小人物,在大山深处遇见几位村干部,在邮局里探访一位收发员,然后前往一间客栈稍作停歇,在‘清欢渡’里与火锅店老板畅聊她的奋斗人生。”
进入正文,从邮局收发员成长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柴闪闪;2020年年初在武汉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白衣天使;白血病患者、《我不是药神》电影中主角原型陆勇的真实事迹;帮助大凉山的老百姓走出大山的“慢火车”;为了妇女的权益而制定的《反家庭暴力法》……一个个看似离我们很远的故事,其实离我们如此亲近。
这本书聚焦新时代,但并不乏历史纵深。在书中,我们不仅见证摆脱贫困的最后一跃,也看到了几代人的艰苦跋涉;我们不仅见证民法典颁布的历史性时刻,也透过它的前世今生看到中国法治探索的壮阔历程;我们不仅见证西藏人民卫生健康事业的新景象,也看到西藏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历史性剧变。凡此种种,历史与当代两相对照,我们更加确信“人权是历史的、具体的”,也更加理解我们所取得的人权成就来之不易。
本书书写了宏大背景与个体命运的相互交织。中国人权故事发生在全面深化改革、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新时代。在书中,我们既看到了脱贫攻坚、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伟大实践,司法改革、医保改革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改革,也近距离观察了伟大变革下毛相林、邓迎香、柴闪闪、孙德红们虽不传奇却足够精彩的人生际遇。一切改革和社会变革必定影响个体的命运,同时,也正是因为个体为生存和发展而付出的努力才让伟大变革得以发生。这生动诠释了为什么人民是人权事业的主体,是“人权事业发展的主要参与者、促进者、受益者”。
此外,中国人权故事不止于故事。我们不会读到晦涩的人权理论,但故事里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却自然流露出了那些最朴实的道理:生存权发展权是首要基本人权、生命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权的原理也并非抽象玄虚的理论,它终究是关于人自身的,总是离不开人的日常生活。
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蒋建国评价本书:中国人权故事里蕴涵的是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情感、中国人的生活。在书中,我们能捕捉到夜间街市里的中国味道,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家乡情结,中国人关于绿皮火车的记忆……还有中国人在理解人权概念时所借助的“民生”“公道”等传承千年的观念。但与此同时,中国人素来有天下主义的情怀,中国人权故事又不只是中国人的故事,它也以中国人的视角关心人类共同命运,关注人权国际交流。故事里的人和事站在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恰恰反映了这本书对于人权特殊性的书写和对人权普遍性的追寻。
人权,人的权利,与每一位公民都息息相关,它不是一个理论的概念,而是存在于每个人的具体生活之中。希望通过此书,读者能对中国人权观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关注我们身边的人,关注我们自己,走近人权、思考人权,更进一步地去思考“人之为人”“美好生活”的意义。
(作者单位:中央编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