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领域唯一专业网站

2024年

2024-06-14 16:59:09来源:《人权》杂志作者:李聃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1月

1月1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作为我国首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这部条例的施行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条例聚焦突出问题,重点规定了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制机制、促进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加强网络信息内容建设、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及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1月4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新修订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事务条例》公布,自2024年2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引诱、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1月9日,新疆大学发布《国际人权法视野下新疆南疆四地州教育中的人权保障》研究独立报告(中英文版)。报告基于长期深入的调查研究,从国际法规范基础、国内法制度构建等维度系统梳理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疆南疆四地州免费教育中的未成年人人权保障情况,指出普及15年免费教育为新疆南疆四地州未成年人提供了更高质量的教育权利保障,有助于南疆四地州进而整个新疆全民文化素质和社会竞争能力的提高。

1月11日,2024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召开。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介绍,2023年,全国开工建设农村供水工程2.3万处,提升1.1亿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60%。

1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委基层司司长傅卫表示,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要从以治疗为中心转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从卫生健康部门行业管理转向多系统多部门的综合治理,从关注单个机构的发展转向县域医疗卫生体系整体发展,优化资源整合和下沉,拓展服务模式和内容,提高县域内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整体效能,让百姓能够在家门口获得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的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提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抓前端、治未病”,要融合贯通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审判职能,特别是将工作重心放在涉未成年人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案件,全方位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要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扎实办好教育、就业、医疗、安居、养老、婚姻家庭、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要能动用好法律和司法政策,切实解决好一些弱势群体、困难群众所急所盼,把工作做在平时,努力让人民群众时时感受到人民司法的“暖心”“稳心”“安心”。

1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有关情况。《意见》近日正式以国办名义印发实施,具体提出了4个方面26项举措。 

1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反恐怖主义法律制度体系与实践》白皮书。白皮书除前言、结束语外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反恐怖主义法律制度体系日臻完善,恐怖活动认定清晰、处罚规范,在反恐怖主义工作中规范权力运行,在反恐怖主义工作中依法保障人权,有力维护人民安全和国家安全。

1月23日,中国在瑞士日内瓦参加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四轮国别人权审议,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陈旭大使率中国政府代表团与会。在审议中,120多个国家积极评价中国人权事业进展,充分肯定中国在促进和保护人权方面作出的不懈努力。中国人权研究会代表团参加了审议。1月26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国别人权审议工作组第45届会议一致通过中国参加第四轮国别人权审议报告。

2月

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国家林草局湿地管理司司长袁继明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实施湿地保护项目3,400多个,新增和修复湿地80余万公顷。近年来我国不断强化湿地保护,建成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2,200多个,全国湿地面积达5,635万公顷。湿地生态旅游、湿地自然教育等蓬勃兴起,良好湿地生态环境日益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

2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在“中国专场”发表主旨讲话并接受现场提问,驳斥了所谓新疆存在“种族灭绝”和“强迫劳动”的谬论。王毅说,中国的快速发展引起一些国家的不适焦虑,他们编织涉疆谎言的目的是要搞乱新疆,进而阻止中国的发展振兴。中国也有发展的权利。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形成,将为各国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助力全球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涉养老服务民事纠纷典型案例,旨在通过司法裁判规范养老服务内容,引导养老机构健康运营,依法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助力老年人放心养老、安心养老。养老机构作为经营场所,对入住的老年人负有安全保障义务。养老机构作为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经营场所,应当对其场所和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提供无障碍服务。

2月21日,农业农村部在甘肃省陇南市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推进会。会议指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党中央决定设立五年过渡期,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今年是五年过渡期的第四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发生新的变化,要集中更多资源力量支持脱贫群众增收、脱贫区域发展,长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2月23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引导平台企业及其用工合作企业健全用工管理制度,提高劳动者权益保障水平。

2月27日,国家民委在京举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出版座谈会。概论教材的编写出版和发行使用,对于更好运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引导青年学生树牢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根植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2月27日,人民法院案例库正式上线并向社会开放。这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案例制度的重要举措,旨在推动解决案例指导不规范、不及时、不系统、不一致和难检索等问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截至目前,人民法院案例库入库案例达3,711件。其中,刑事案例1,453件、民事案例1,643件、行政案例405件、国家赔偿案例23件、执行案例187件。

3月

3月7日,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中外妇女招待会在京隆重举行。国务委员、全国妇联主席谌贻琴致辞,向中外妇女致以节日问候。她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对妇女工作的领导,推动妇女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将与各国一道,加速落实《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共同推进全球性别平等议程,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共建共享一个对所有妇女、对所有人更加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

3月11日至20日,中国人权研究会代表团赴日内瓦参加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5届会议。参会期间,代表团专家就中国对隐私权的保障、中国保障残疾人权利实践等主题多次作大会发言。代表团还于14日和18日分别举办“现代化发展中的少数民族受教育权——以中国西藏和新疆为例”主题边会和“少数民族权利保障”主题讲座。

3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关举措的汇报。会议强调,要以提升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为工作重点,不断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教育差距,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义务教育。要适应人口变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前瞻研判义务教育需求变化,增强资源配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加大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向薄弱环节倾斜力度,着力补齐义务教育发展的短板。

3月13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关于加强就业服务促进残疾人就业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要求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和管理,严格落实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相关政策。通知明确,支持和鼓励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从事残疾人就业服务,合理设定并明示收费标准,鼓励其减免收费。依法打击向残疾人违规收费或克扣工资等侵害残疾人就业权益行为,营造促进残疾人就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3月14日,外交部网站发布《美国所谓“言论自由”的事实真相》。报告用大量事实,揭露了美国所说的“言论自由”到底是什么样的言论自由;美国在国际上到处声称“言论自由”,但实际上干了些什么,真实目的是什么。报告指出,美国长期标榜言论自由,也长期奉行双重标准,用所谓“言论自由”的空洞政治口号和虚伪道德面具来掩盖政治操控和社会不公。在美国国内,政治斗争践踏言论自由,新闻干预威胁言论自由,社交媒体侵犯言论自由。在国际上,美国幻想继续“一言堂”,用霸权霸道霸凌阻碍国际关系民主化,用诬蔑造谣抹黑破坏国际舆论环境,用自我粉饰的道貌岸然形象和冠冕堂皇的说辞蛊惑国际社会。

3月19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等系列指引指南,引导企业进一步依法合规用工,更好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引导劳动者依法合理维权,进一步畅通劳动者权益维护渠道。

3月20日,第三届“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论坛在京举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来自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200余名嘉宾围绕“民主与治理现代化”“数字时代的民主与法治”“人工智能与民主的未来”“多极化世界中的民主与全球治理”等议题展开讨论,共商民主真谛和互鉴之道。

3月21日,中国老龄协会在北京发布2023年度全国老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其中有适老化改造、老年人再就业和争取孙子女探视权的民事案件,也有侵害老年人个人信息安全的案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

3月22日至4月18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发起的“天使之旅—先心病患儿筛查救助行动”走进新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联合北京、上海、河南、山东的医疗专家团队,深入新疆,设置41个筛查点开展先心病患儿筛查,并为往年救助的患儿进行复查,预计覆盖约8,000名儿童。

3月27日,全国妇联、中央网信办、司法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通知,对开展“巾帼普法乡村行”活动作出部署。“巾帼普法乡村行”活动重点面向农村妇女及其子女和家庭,围绕妇女权益保障、未成年人保护、树立家庭新风等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将在全国开展,重点覆盖西部10省区市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以及西藏、新疆各县(市、区)。

4月

4月8日至10日,中国18位慰安妇受害者子女陆续向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提交诉状起诉日本政府,这是中国慰安妇群体对日申诉32年来,首次在中国法院起诉日本政府。早在1992年,中国慰安妇受害者向日本政府提出申诉,要求日本政府向慰安妇受害者公开道歉并赔偿。1995年至2007年,日本法院经过几十次开庭最终判决:承认历史事实,不对受害者公开道歉,不予经济赔偿。

4月9日,“丝绸之路经济带共建国家媒体负责人研讨班”在新疆启动,来自21个国家的26位外国媒体人在一周时间里先后赴乌鲁木齐、巴州、喀什等地参访采访,与专家学者研讨交流。该活动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外文局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共同承办。

4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通报了人民法院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工作情况。近3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21年至2023年,人民法院共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73,178件,判处未成年人罪犯98,426人,占同期全部刑事罪犯的2%至2.5%。人民法院对未成年人犯罪坚持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积极采取适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方式,强调审判既要成为对失足未成年人惩戒处罚的公堂,又应作为挽救教育的课堂。

4月18日,“幸福西藏沧桑巨变”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拉萨召开。65年来,拉萨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生产总值从1959年的0.41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3年的834.79亿元,年均增长11.1%。文化旅游产业的支柱地位进一步凸显,半程马拉松、跨喜马拉雅自行车挑战赛等精品赛事知名度不断提升。

4月21日,2024年世界少年儿童发展论坛在广东科学中心开幕。论坛以“我们爱科学”为主题,搭建各国少年儿童组织、少年儿童代表友好交流交往的重要平台。来自40个国家的190余名少年儿童代表及有关国际组织代表、驻华使节代表、少年儿童组织负责人、少年儿童出版机构负责人、知名专家学者等参加论坛。本次论坛旨在促进世界各国少年儿童组织、机构的交往合作,推动中外少年儿童友好交流。

4月22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制定并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生态系统 第1部分:农田生态系统》。这是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损害领域发布的首项国家标准,可从制度上巩固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稳定向好态势,从法治角度解决农业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中长期存在的“鉴定难”等问题,为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提供关键支撑。

4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针对美国国务院于4月22日发布的2023年“国别人权报告”,汪文斌表示,美方年复一年炮制所谓“人权报告”,涉华内容充斥着政治谎言和意识形态偏见,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美国假人权、真霸权的面目早已被国际社会看穿。美方应该做的是反躬自省,首先解决好自身问题,停止以“人权教师爷”自居,停止对他国人权状况指指点点,停止打着人权、民主的旗号,肆意干涉他国内政,侵犯他国人权,对外输出冲突动乱。

4月23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伤保险司司长郑玄波介绍,目前全国共确定工伤保险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城市131个,开通上线工伤医疗、工伤康复、辅助器具配置协议机构共398家。工伤职工按规定完成备案,持社保卡或电子社保卡可以到试点城市的协议机构直接结算相关费用。工伤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是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解决工伤职工“就医垫资高、报销往返跑”等痛点堵点问题的重要举措。

4月27日,2024中关村论坛全球科技女性创新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务委员、全国妇联主席谌贻琴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以“激发她活力,创造新动能”为主题,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中科院院士王志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哈佛大学文理学院教师事务与规划院长妮娜·齐普瑟作主旨演讲。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发来寄语。论坛还启动了春蕾科技女孩新周期项目。

4月28日,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王红霞等20位青年女科学家、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总体设计及验证团队等5个团队获奖。国务委员、全国妇联主席谌贻琴出席活动并颁奖,她希望广大女科学家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弘扬科学家精神,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和努力,勇攀科技高峰,矢志科技报国,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自身优势和积极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巾帼力量。“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于2004年设立,至今共有204名优秀女科技工作者获此殊荣。

4月29日,全国妇联、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在京共同为“全球妇女发展合作交流培训基地”揭牌。该培训基地旨在为发展中国家量身打造妇女能力建设、高端访学、援外培训等项目,支持“春蕾计划”等品牌项目“走出去”,打造赋能女性成长的平台、促进女性发展的平台、女性交流合作的平台,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发展。培训基地将依托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开展系列活动。该学院自2013年起,通过开展长短期项目、承办“女性领导力与社会发展”国际硕士研究生项目等,共培训来自100个国家近1,300名学员。

5月

5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2023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了29.70%,已经非常接近健康中国行动提出的“到203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不低于30%”的目标。

5月7日,由联合国妇女署与长沙市妇联举办的“预防与消除家庭暴力,构建和谐婚家关系”合作项目启动仪式在长沙举行,双方互换为期两年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引入“齐心协力,消除暴力(2023-2026)”项目试点落户长沙,探索形成实现构建和谐婚姻家庭关系的优秀经验,预防和制止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

5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举办纪念国家赔偿法颁布30周年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委员长肖捷,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5月27日,在公安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安部新闻发言人介绍,2023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刑事案件数、查处治安案件数较2019年同比分别下降12.9%和9.7%,其中爆炸、杀人等八类严重暴力刑事案件数下降10.7%,每十万人命案发生数为0.46起。我国是世界上命案发案率最低、枪爆案件最少、刑事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5月29日,第五届“反恐、去极端化与人权保障”国际研讨会在西南政法大学举行。此次会议聚焦边疆社会治理、人权与非传统安全、国际安全等领域,来自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日本、菲律宾、瑞士、泰国、阿联酋等国家的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会。

5月3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今天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53,286人,提起公诉67,103人,同比分别上升35.3%、14.9%。其中,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侵害未成年人16,972人,同比上升24.9%,占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25.3%。

6月

6月4日,第二届中国-巴西减贫与乡村振兴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巴西社会发展部部长迪亚斯、农村发展部部长特谢拉以及双方政府、地方、高校等相关农业领域代表100余人参会。

6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在京发布2023年度中国环境资源审判报告。报告指出,2023年,全国法院共受理环境资源一审案件25.9万件,审结23.2万件,审理了一批标志性典型性案件。截至2023年底,全国法院已设立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组织2,800多个,我国已成为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覆盖最广、体系最完整的国家。

6月13日,中国-东南亚职业与成人教育转型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技术教育发展区域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主办。来自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多位专家学者交流了本国在职业与成人教育领域的治理经验,探讨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6月13日至17日,中国同欧盟在华举行新一轮人权对话。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苗得雨在北京会见欧方代表团团长、欧盟对外行动署亚太总司副总司长帕姆帕罗尼。外交部国际司司长申博与帕姆帕罗尼在重庆共同主持中欧人权对话,中方立法、司法、民族、妇女等部门代表参加。中方全面阐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理念和成就以及关于全球人权治理的立场主张,对欧盟近期发布2023年欧盟全球人权和民主年度报告涉华内容、年度涉港涉澳报告提出严正交涉,强调新疆、西藏、香港事务和司法个案纯属中国内政,不容外部干涉,要求欧方切实尊重事实和中国人民自主选择的人权发展道路,停止借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6月1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部门负责人围绕网络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介绍了情况。2024年是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也是我国网络法治建设起步30周年。截至目前,我国制定出台了网络领域立法150多部,形成了以宪法为根本,以法律法规为依托,以传统立法为基础,以网络专门立法为主干的网络法律体系,搭建了我国网络法治的“四梁八柱”,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6月15日至23日,来自瑞士、加拿大、瑞典、乌兹别克斯坦、泰国等16个国家的媒体人赴乌鲁木齐、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克苏地区等地深入采访,与各族群众面对面交流,全面客观地认识和了解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全貌。多国媒体人在参观、采访后普遍表示,新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文化多彩繁荣、人民安居乐业。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新疆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多国媒体人感受到了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

6月22日至23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副执行主任凯蒂·范德海登一行到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考察与中国合作实施的有关项目。范德海登表示,考虑到全球高温、洪水、干旱等对儿童健康和发展的影响,与中国的合作将是未来几年应对气候挑战、确保儿童生存发展的关键。

6月25日,国境卫生检疫法修订草案二审稿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草案二审稿对常态下防范传染病跨境传播的制度措施进一步予以完善,明确规定海关履行国境卫生检疫职责,应当依法保护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不得侵犯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现行国境卫生检疫法于1987年施行,并分别于2007年、2009年和2018年作出部分修改。

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国家通过财政、税收、金融、土地、人才以及产业政策等扶持措施,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打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