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4年6月18日至7月12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6届会议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作为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具有特别咨商地位的非政府组织,中国人权研究会围绕各民族平等权利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保障、中国环境权保障成就、加强国际团结、保障西藏妇女受教育权等主题和内容向会议提交了书面发言。仁之言将逐篇登载书面发言,以飨读者。
中国始终致力于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 共同繁荣发展
伊犁师范大学副教授 李华
种族主义是一种基于种族差异的歧视和偏见,在全球范围内依然普遍存在,且引发了许多严重社会问题和矛盾冲突,对人类社会和谐进步构成严重威胁。中国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行为,并积极倡导和实践种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理念。中国始终致力于通过立法保障、政策支持和实际行动,确保各民族平等权利的实现,推动构建和谐稳定的多民族国家。
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中国始终坚持将民族平等政策融入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过程,体现在各民族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的全面平等。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刑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中都有关于保障民族平等和打击民族歧视的条款。民族区域自治法更是赋予了民族自治地方一定的立法权,充分关照了区域内各民族生存发展需求,使每个民族都能平等享受发展机会,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新疆代表共60名,有11个民族成份,其中少数民族代表36名,占60%,比少数民族人口在新疆总人口中的比例高出近3个百分点。司法实践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推出“多语种智能互译语音云平台”,实现汉、维、哈多语种法律文书间的文本快速互译,保障各民族当事人和代理人充分发表意见、展开辩论。该平台自2021年10月上线后仅4个月便累计使用6675次,转写裁判文书、卷宗以及各类诉讼文本文字3057万字。
始终坚持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中国注重通过帮扶开发、发展教育、促进就业、传承和保护文化等举措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生活水平。新疆纳入义务教育的阶段范畴已突破至十五年,受惠群体不断增多,教育投入持续加大,仅2023年新疆教育投入就达1043.4亿元,增长了6.8%,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在应对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时,中国积极调动资源,扎实做好帮扶救助、关心关爱等工作,为群众发展生产、安居乐业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今年1月23日,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7.1级地震发生后,自治区卫生应急队伍147人,消防救援总队192人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开展紧急救援,棉帐篷、棉大衣、棉被褥和取暖炉等中央救灾物资紧急调拨到位,全力支持当地做好抗震救灾和受灾群众转移安置等保障工作,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坚持促进各族群众和睦共处。中国设立民族事务委员会等专门机构,确保民族政策的贯彻执行;鼓励和支持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相互了解和尊重。新疆各地积极开展各类活动,推进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肉孜节、古尔邦节等少数民族重大节日成为新疆法定公众假期。2023年,新疆出台全国首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地方性法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条例》,以地方立法形式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2023年新疆全区接待游客2.65亿人次,创历史新高。以旅为媒,促进各族群众在迎进来、走出去的活动中广泛深入交往交流交融的成效更加突出。
力求打造安定有序社会环境。中国积极应对国内外挑战,依法开展反恐维稳工作,暴恐案件高发频发态势被彻底扭转,连续7年无暴恐案件。这些措施旨在保护所有公民合法权益,保障各族群众生命安全,从未针对任何特定的种族或群体。2023年新疆公安机关全年破获刑事案件、查处治安案件同比上升25%、8%,打掉黑恶犯罪团伙组织8个,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720起,破案率同比上升6.4个百分点,坚决维护了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让平安和谐触手可及。
面对部分西方国家提出的所谓“种族灭绝”的不实指控,中国给出了真实有力、生动全面、令人信服的回应。我们呼吁国际社会基于事实和公正的态度,摒弃偏见和误解,客观看待中国的民族政策和人权状况。我们支持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反对一切形式的种族主义和歧视。我们愿意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经验,共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完善,为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目标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