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领域唯一专业网站

“教育之花”在戈壁绽放

2024-07-31 10:31:22来源:中国民族报作者:海宁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马海学校教师色尔克古丽在上课。

从大柴旦行委所在地柴旦镇西行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茫茫的戈壁滩上出现了一个整洁靓丽的现代化村庄——马海村。村里道路宽敞干净,院落整齐划一,村口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法治文化长廊内容丰富,广场上健身器材一应俱全……

马海村是2002年组建的一个年轻村落,也是青海省唯一一个哈萨克族牧业村,村民们大多为新疆返青的哈萨克族群众。“从组建到现在,从刚开始对新生活的茫然和无助,到今天的充满希望和自信,我们村在党的领导下走过了跨越式发展的22年。”马海村“两委”班子成员乌斯满·拉哈提说。

曾经,教育的缺失是村里老一辈人心里的痛。搬迁到这里之前,村民们过着游牧生活,“牲畜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临时的家”,风餐露宿是家常便饭。一方面,因长期游牧不定,村里的孩子没有学上。另一方面,在一些村民的观念里,认为“上学还不如放牧”。

马海村组建后的第二年,在青海省委、省政府,海西州委、州政府及大柴旦工行委的关心和帮助下,马海学校成立了,村里的适龄儿童实现了“有学上,有书读”。

20多年间,学校发生了巨变:曾经凹凸不平、尘土飞扬的操场,铺上了塑胶跑道;学生们从靠煤炉取暖的土坯房,搬进了有暖气的新教学楼;破旧的课桌椅,也都换成了标准的新课桌椅。马海学校成立至今,走出了34名大学生,其中有4名学生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从事教育工作。

教师色尔克古丽就是其中之一,她见证了学校多年来的发展变化。2017年,从广西民族大学毕业后,她就回到马海学校任教。

“这里是我从小读书学习的地方。当年家人送我去广西上学时,我就下定决心还要回来。我希望村里的孩子跟我一样,有机会走出戈壁,看看外面的世界。”色尔克古丽说。

马海学校的教师队伍中,有汉、回、土、哈萨克等多个民族,各科任课教师齐备,各族教师扎根乡村、耐住寂寞、守住梦想,陪伴孩子们成长。学校在校生共有哈萨克族、汉族学生58名,校园文化丰富。

记者采访当天,恰好赶上验收工作组前来马海学校验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情况。听着学生们朗读课文,工作组成员纷纷为他们标准的普通话点赞。

哈萨克族有句谚语:“歌和马是哈萨克的两只翅膀。”课间铃声响起,孩子们像一匹匹小马驹冲向操场,跳起哈萨克族传统舞蹈《黑走马》,释放着快乐的能量。“我们学校的《黑走马》课间操,曾在全州文艺汇演中获奖。”校长张祖生骄傲地说。

小小少年,肩负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马海村的木汗老人从小就喜欢听“冬不拉”,长大后成为弹奏“冬不拉”的好手。木汗说:“我一辈子最高兴的有两件事:一个是定居到马海村开启了新生活,另一个是教孩子们弹奏‘冬不拉’。”

每年寒暑假期间,木汗就会免费开办“冬不拉”培训班。“在丰富孩子们假期生活的同时,也让我的生活有了更多乐趣。前年寒假时候最热闹,一下子招收了28个小学员。”木汗说。

“如今,村里的适龄儿童毛入学率达100%,教育资源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转变。”乌斯满·拉哈提说。

曾经荒凉贫瘠的戈壁,绽放出绚丽的“教育之花”,这是马海村多年来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村民们和学生脸上洋溢的笑容,凝聚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也是对民族团结进步的最好诠释。

 

打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