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领域唯一专业网站
首页>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动态

“法学+人权” 从人权视角透视妇女解放的多重维度

2024-11-18 09:42:35来源:FDU青年法学会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2024年11月7日,FDU青年法学会「法学+X」计划第103期讲座在邯郸校区第三教学楼H3108顺利举行。讲座聚焦「法学+人权」两大重要领域,围绕「妇女权利保护」这一主题,邀请到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朱晓慧老师与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陆志安老师作为分享嘉宾,分别就「从人权视角透视妇女解放的多重维度」与「妇女权利保护当前面临的挑战」两个话题,为法学院学生和其他感兴趣的同学带来了一场跨学科交流盛宴。讲座由青法读书会部门成员李悠然主持。

1、朱晓慧:从人权视角透视妇女解放的多重维度

讲座前半段,朱晓慧副教授探讨了中国社会中性别平等的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尤其是从妇女解放的角度出发,从专业视角分析了女性在不同领域中遭遇的不平等现象,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引发了同学的深入思考。

朱老师首先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数据出发,引导同学们发现并关注女性在就业、人口性别比例、政治参与度、科研领域代表性、日常时间分配等方面的情况,指出尽管近年来女性地位有所提升,但在某些关键领域,女性的参与度仍显著低于男性,显示出明显的性别差异。

而后,朱老师进一步指出,将生育视为女性的「自然」责任,而非一个社会性问题,是阻碍妇女解放的重要因素之一。历史上曾通过法律手段限制女性的工作权利,强调其作为母亲的角色,甚至将未婚独立女性视为「第三性」,视其存在为对社会秩序的威胁。我们应当注意到女性在生育和家庭角色方面的社会建构性质,而非纯粹的生物决定论。

以1893年新西兰女性获得选举权为代表,现代社会逐步开始保障女性的政治权利,但实际上,参政女性仍是少数。另外,在讨论阶级解放时,我们更应关注到妇女内部的差异性,尤其是底层妇女所处的位置。

最后,老师呼吁从人权的角度出发,全面审视妇女解放问题。家庭实际上是文化的产物,导致了性别陈规定型。促进妇女解放,应当承认妇女对自身生活经验与需求阐释的真实性。

需要强调的是,此间虽存在一定的分离主义,但不应成为主导,否则会引向性别对立。

2、陆志安:妇女权利保护当前面临的挑战

讲座下半场,陆志安老师就「妇女权利保护当前面临的挑战」这一话题展开探讨,并从法学与人权的跨学科角度提出了应对策略。

首先,陆老师指出,妇女权利涉及了多个维度和领域,如家庭生活、文化生活、健康和安全等。这些领域中,女性面临着各种不同的挑战和问题,这些挑战不仅仅是个人问题,更是社会和文化结构问题的反映。而其中,女童和少女、农村妇女、贫穷妇女、难民妇女等特定的群体在社会中往往处于边缘地位,面临更大的歧视和不公。但她们仍然拥有基本的人权,社会有责任帮助她们改善生活状况。

在国际视角下,《联合国宪章》中就有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的公约,泛美联盟区域不断做出努力,世界妇女大会召开,都体现出对妇女权利的日益关注。妇女权利就是人权,需要得到应有的保护。

目前,妇女和女童权利条款已在很多国家被纳入宪法法律,妇女权利保护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但在很多方面,仍面临着反弹与挑战,比如宗教和文化的影响、各种危机对妇女儿童不成比例的影响等等。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我们都需要做出调整,以更好地保护人权。

陆老师向大家提出:在加强权利保护要贯彻「人权为基础的方法」(Human Rights-Based Approach, HRBA),在制定政策和实施项目时应始终考虑人权的影响。政府在决策中要尊重和保护人权,不断完善法律、制度、政策,能够促进人的尊严和自我选择,从达到一种实质性的平等。个人和社会组织也应参与其中,创造一个支持女性自主选择的环境,对困境中的个人提供有效的救济,实现妇女赋权。

3、提问环节

此次讲座反响热烈,来自法学院和其他院系的同学经过充分的思考讨论,提问热情高涨。

针对「女性冻卵权和职场性别差异」「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推动性别平等」等问题,两位老师分别从法学、人权的跨学科角度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使人受益匪浅,深切体会到跨学科视野对于学术研究的创新助益。

4、活动小结

此次讲座是青法读书会跨学科系列「法学+X」计划的第103期活动,聚焦法学+人权两大学科领域对当前热点话题展开探讨,每位前来参与讲座的同学都表示感悟颇丰,会后收获了一众良好反馈。

文字:吴   熠

摄像:陈恩则

打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