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国教授受邀出席由中国人权研究会等于2024年11月20日在湖南长沙举办的“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作“易道自然:浅论国际法上的和平权”发言。
《易》即《易经》或《周易》,包括孔子及其后人所作《易传》。《易》是人类文明的源头之一,是群经之首,诸百家思想之源。道家和儒家无不受其影响。“易道自然”的思想源于《易》的“天道自然”观。《易》以“阴”“阳”为基础阐释了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即“万物负阴而抱阳”,“方以类聚,物以群分。”“阴”“阳”互根,相互依存,共生共存。
“一阴一阳谓之道。”王贵国教授从国际现实出发,认为在波谲云诡,动荡加剧的国际形势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为重要、更显珍贵。人类共通、共同的价值是交流的基础,而人类生存、生活等权利是人类共同的价值,是人权;人类的生存权则为人权的前提和基础,盖因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生命,也就无从谈其人权。此为“人权之道”。人权的发展必也需循“易道”,否则便很难成功。人权反映社会价值,鉴于人类生活在不同的社会,而不同社会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故其在不同发展阶段实现社会价值的方法亦不尽相同,然作为人类基本的价值,即追求幸福和美好生活的价值却具有共通性。这就是易道的同归而殊途。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传统的人权观念需做与时俱进的改变。
科技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如改变了传统上战争主要是战士的消耗的理念。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平民经常成为战争的牺牲品。例如,2024年9月黎巴嫩真主党的千计传呼机、对讲机几乎同时爆炸导致近40人死亡、2000多人受伤,当中很多为无辜百姓。俄乌、加沙冲突以来,无人机的大量使用,智能武器如导弹的应用,使得电厂、炼油厂、医院等基础设施遭到破坏,从而导致平民死伤以及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或可说,现代科技的发展使战争对士兵的相对伤亡减少而对平民的相对杀伤迅速增加。此已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存及生命权,使得和平权作为人权的根本权利有必要被提上国际社会的日程。
王贵国教授认为,《易》的哲学思想之一是“万物感应”、“茹以其汇”,是和平权的基础。《联合国宪章》序:“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 并为达此目的: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以保证非为公共利益,不得使用武力”。《联合国宪章》系在总结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的教训上制定,故将和睦相处、不使用武力作为实现基本人权及人格尊严与价值的必要条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系统化了主权与和平共处的相互关系。前述说明,和平权作为国际法上的权利有牢固的法律基础。
那么,和平权的性质如何呢?王贵国教授认为,与发展权相同,国际法上的和平权既是集体权利,也是个人权利。同时,和平权的行使不应妨碍国际法上正当的武力使用,包括国家自卫权的行使以及对他国或他人干涉一国内政的行为做出的回应等。作为国际法上的权利,和平权可通过国际条约和习惯得以主张并实现。就此而言,“一带一路”倡议、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协定以及涉外法治建设等均可成为和平权实现的可能路径。
书不尽言,言难尽“易”。和平是中华民族的基因,也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王贵国教授认为,和平权以《联合国宪章》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体现了人类共同的价值,“易道”之和平权内涵深矣远矣,可为人类实现人格尊严与价值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