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领域唯一专业网站

圆安居梦 筑幸福家

2025-01-10 10:14:24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圆安居梦 筑幸福家

——辽宁沈阳加强社区服务、推动社区建设的生动实践

  “瞅瞅咱这身行头,带派儿不?”冬日清晨,辽沈大地在沉睡中苏醒,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滨河街道多福社区的福祠内热闹起来,暖意融融。一群老人悠然自得地打着太极拳,一招一式尽展精气神。

  202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沈阳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考察时指出,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老百姓获得感的重要工作,也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要聚焦为民、便民、安民,尽可能改善人居环境,改造水、电、气等生活设施,更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确保安全。要加强社区服务,提升服务功能。老人和小孩是社区最常住的居民,“一老一幼”是大多数家庭的主要关切。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要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强养老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养老服务。

  沈阳市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党建引领,聚焦老小区新改造、老邻里新生活,着力加强“一老一幼”服务,提升社区服务功能,让居民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近日,光明日报调研组一行走进沈阳市多家社区,探寻社区建设的突围之路、经验之策、发展之势,讲述新时代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故事。

老人们在社区书法活动上大展身手。资料图片

  1.老旧小区焕新 乐居指数升级

  “我在牡丹社区生活了快20年,眼瞅着这里越变越好。路更平坦了,景更美了,我每天在广场散散步、跳跳舞,生活别提多幸福了。”80岁的张云秀感慨万分。

  牡丹社区共有60余栋住宅楼,均建于20世纪80年代,房龄老、设施老,曾是典型的老旧居民区。近年来,经过改造,牡丹社区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基层治理示范社区。

  改造伊始,为动员居民积极参与共商共治,牡丹社区书记王晖使出了浑身解数。

  “说在嘴上、做在面上,那没人搭理你。我们挨家挨户做工作,让居民看到诚心,他们对社区改造才能上心,逐渐从‘站着看’转变成‘跟着干’。”谈起改造经验,王晖笑着介绍。

  15次议事会,27次入户走访,2800多份调查问卷……经过精心规划设计,牡丹社区于2021年开始全面改造,实施“一拆五改三增加”——拆违,改线、改墙、改管、改路、改绿,增服务场地、增休闲设施、增安全管理。

  “应该把活动广场的地面平整一下,再换一批适老化健身器材。”这是社区居民马林波在一次调查走访中的提议。后来,在项目施工时,具体方案就涵盖了这些内容。社区的用心付出,大伙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如今,牡丹家园小区10万伏线路成功入地、通信线缆入地长度达3200米,40栋老旧居民楼外墙实现保温、铺设屋面防水达8万平方米,全域改造老旧小区排水系统、铺设地下管网4312米。小区“脱胎换骨”,成了名副其实的“牡丹园”。

  随着生活环境变好,居民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居民从“跟着干”变成“争着干”。“合理需求都受到重视,科学方案都落地见效。大家尝到了甜头,更加积极主动地为社区建设建言献策。”居民满意了,王晖的工作更好开展了。

  “年久失修的花坛可以拆了,改成健身区和凉亭。”“废弃锅炉房的废料堆积地闲置许久,不如盘活利用,建个书房。”“建车棚,管理得跟上!”……居民们打开各自家门、走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你一言、我一语,共话建设乐居社区的美好愿景。

  居民出点子、辖区出设计,空地变身小游园。牡丹社区围绕阵地升级,拆除违建,翻建、改建闲置地,在配齐便民商业服务设施、营造公共活动空间上下功夫,城市书房、幸福广场、休闲亭廊等一个个公共场所从无到有,便民生活圈的服务半径不断延伸。

  “老旧小区改造要想改得顺利,还得管得高效。”多福社区书记樊月说。

  “我们不知道阶段性效果,最终成果不满意谁来负责?”“万一改着改着不改了,烂尾了,可咋整?”“要是过程中有新问题呢?我们找谁反馈,找社区能好使不?”商议老旧小区改造时,居民们质疑声不断。

  面对种种疑虑,多福社区引进保障型物业,构建由小区居民协商议事委员会、小区居民自我管理委员会和物业公司组成的老旧小区协商共治体系,推进决策共谋、建设共管、成果共享。

  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工程进展……居民进行实地考察,直接向物业服务企业或社区反馈发现的问题。同时,居民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社区论坛等渠道随时了解工程的最新信息,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如今,小区不光是硬件基础完善了,‘福’地也越来越多了。”多福社区老人郭东辉说。在改造中,多福小区根据地域特色和文化背景,融入了“福”文化内涵,建造福田广场和聚福亭,为居民提供家门口的“会客厅”和“小公园”。

  2.托举“一老一小” 守护“朝夕美好”

  “一旦有紧急情况,网格员、志愿者和亲属就会收到信息,老人还可以一键呼叫120急救中心。”在牡丹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大屏前,王晖向记者介绍。

  语音视频互联、燃气烟雾监测……牡丹社区以沈阳市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为契机,对辖区失能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和信息化改造,实时掌握44位独居老人的健康信息。

  “上午9点半,服务中心的护理人员准时上门,帮我照看老伴3个小时。”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免费的护理服务,83岁的王文义乐开了怀。除了定期上门护理,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还配有日间照料室、远程医疗室、康复理疗室,为老人提供个性化养老服务。

  “每周三下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盛京医院的医生前来坐诊,在家门口就能挂‘专家号’。”让社区居民冯月梅津津乐道的是“健康沈阳”进社区(村屯)行动。通过与三甲医院党建联建,牡丹社区党委完善了“大病在医院,小病在社区”的社区医养服务体系。

牡丹社区居民在义诊大集上问诊就医。资料图片

  2024年,沈阳市259家综合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完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工作,向1207个社区(村)、5万余名老人提供免费的预防干预服务,组织健康讲座、咨询等活动万余场,构建起多方参与的养老服务网络。

  “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沈阳市不断健全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政策体系,力促多方参与社区服务,推动更多资源向社区倾斜,托起“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

  滑行、起飞、穿过障碍物、点刹着陆,一气呵成。在牡丹社区党群活动中心二楼大厅,皇姑区航空实验小学学生张若琪操作着航空模拟飞行设备,完成一个又一个技术动作。在他身旁,还有10余名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共上一堂别开生面的航空模拟飞行课。

  学校放学,社区“开学”。牡丹社区邀请大学教授、中小学老师和行业志愿者走进社区,免费开设幸福教育课堂,为特困家庭、双职工家庭的儿童提供课业托管、兴趣培养等公益课程,被居民们称作“四点半课堂”。

志愿者在社区幸福教育课堂上带着孩子们做手工。资料图片

  “海风吹、海浪摇,海里的宝物真不少,小鱼宝宝们和老师一起去海底寻宝吧。”循着欢声笑语,走进沈阳浑南区浑河站东街道樾檀山社区托育中心,活动空间开阔整洁,各类教具、玩具一应俱全,一堂生动的海洋知识科普课正在开展。

  家长上班不在家,婴幼儿由谁照料?这是樾檀山社区家长的困扰。“新建社区的青年群体占比很大,婚恋育儿、就业创业问题备受关注,我们把这两个难题定为工作重点。”樾檀山社区书记苏畅说。

  通过与浑南区教育局合作,樾檀山社区将托育中心开在家门口,为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提供公益性质临时托育服务;围绕打造“15分钟阅读文化圈”,社区与沈阳市38家魔方书店开展图书漂流、共享活动,满足了婴幼儿启蒙及青年休闲的需求。

  孩子有地儿“撒丫子”了,家长也闲不住,纷纷拜师学艺。目光炯炯的狸花猫、体态灵动的松鼠、成群结队的梅花鹿……在樾檀山社区的樾己花艺工作室内,一件件非遗压花手工艺品做工精美。

  “这些都是学员的作品。前来‘学艺’的居民越来越多,大家把手工制作从兴趣变成了副业。”对于工作室负责人孟繁玉来说,从独立创业到带动就业,成就感难以言表。

  这也是沈阳市创新探索“舒心就业”进社区行动的一个缩影。2024年以来,沈阳市推动行动走深走实,就业政策宣讲、职业指导、技能培训、权益保障等服务持续开展,面向重点群体举办招聘会388场,提供岗位24.1万个,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3万人次。

  3.提升服务效能 办好群众实事

  怎么让福气源源不断地冒出来?“多福人人人福多,顺心事事事心顺。”在多福社区,景观门廊上的一副回文对联既道出了老百姓稳稳的幸福感,又为社区服务提质增效给出了答案。

  “党员干部走到群众身边、走进居民家里,真情实感、设身处地了解需求、化解难题,才能成为大伙儿的‘贴心人’。”樊月干劲儿十足。

  多福社区把治理单元细化到小区、网格,下设15个党支部,借助居民议事协商委员会和监督评议委员会,实现了经常走访进到家、各类意见听到家、好事实事办到家。

  群众事,无小事。“我们以‘敲门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行动,提升服务群众效能。”樊月告诉记者。2024年以来,多福小区通过“敲门行动”搜集并解决政策咨询、民生诉求、矛盾纠纷等各类问题132件。

  同时,依托“零事故、零案件、零纠纷”工作室,多福社区联合公安民辅警、物业管理员等力量参与环境整治、安全巡逻、邻里互助等活动,吸纳法律行业组织及专业人员提供政策解读、法律咨询等多元化服务。“如今,邻里之间小纠纷不出门就能化解,大麻烦在社区就能解决。”看到邻里关系越来越亲睦融洽,老人唐玉山打心眼儿里高兴。

  文化情感的软连接也为社区居民自治打下了坚实基础。秉持“党支部引领文化主阵地,党员唱响文化主旋律,群众共筑文化主潮流”的工作思路,多福社区传承和弘扬“福”文化,动员居民组建多福诗社、福祠会、福颂队、送福队,定期举办诗歌朗诵会等活动。

  “4月,‘流动博物馆’进了咱社区,家门口就能逛张学良旧居陈列馆。”“6月,沈阳鲁迅美术学院的学生来给咱们做指导,制作非遗漆扇才有意思呢。”优质的文艺资源实现社区直达,老人何凤清对此赞不绝口。

  调馅、擀皮、包馅、上蒸笼……近日,走进沈阳市和平区南市场街道和平新村的“妈妈厨房”,热气腾腾的白菜猪肉馅包子供不应求,“妈妈”们在后厨忙得不可开交,食堂内邻里问好声此起彼伏。

  “社区老人多,一日三餐不仅是基本生活需求,更是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来源。我们的社区食堂要建得像家一样,既有饭菜香,又有人情味。”如何建好?社区书记张明伟也犯难。一开始,和平新村效仿其他社区,引进第三方专业厨师和服务团队,可由于利润太少,很快就运营不下去了。

  “咱们社区年头长,街坊邻居关系好,热心志愿者也多,咱们干脆就自己干。”在协商议事会上,社区居民王永伟的建议让大家眼前一亮。

  “做饭这事,咱拿手呀。咋进行服务、咋能服务好,咱心里也门儿清。”社区刚发布招募志愿者“大厨”的通知,62岁的宋建平就第一个带头报名。

  “看着大家满意,老姐妹们干劲儿更足了!”这一创新尝试不仅为社区老人们提供了生活上的便利,也给闲不住的老“妈妈”们带来了情感上的慰藉。在街道党工委的组织下,“和平新村小区妈妈团”“振玉里小区妈妈团”等志愿服务队很快组建了起来。

  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各方力量在“妈妈厨房”的两层小楼里汇聚起来。据统计,自开办以来,“妈妈厨房”服务1万余人次,卖出爱心餐食1万余份,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百余次。

  4.经验与启示

  社区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也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沈阳市始终坚持为民服务宗旨,推动共建力量、优势资源、优质服务有效下沉,不断推进社区治理创新,努力将社区打造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

  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建设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社区共同体。加强和创新社区建设,共建的力量、共治的智慧来自人民群众,其最终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共享建设成果。要始终注重发挥居民自治功能,引导居民树立“主人翁”意识,以“自治+融合”的社区治理新模式,广泛汇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共同参与的“邻聚力”,让越来越多居民走出家门、享受服务,融入社区、参与治理,真正使“社区事”变成“自家事”,奏响共建共治共享的“大合唱”。

  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先干一步、多干一点、干实一些、干出成效的党员示范作用。要把党的领导贯穿社区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强化“一盘棋”思想和“全周期”管理意识,织密建强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构建权责清晰、系统有序、协同配合、运转高效的治理机制,以“党建朋友圈”为纽带建设一支服务意识强、服务作风好、服务水平高的党员干部队伍,在办好办实一件件老百姓操心事、烦心事中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党的旗帜在社区群众心目中高高飘扬。

  注重资源有效整合,从“掌心向上”式的资源接纳转变为“掌心相对”式的资源聚合。要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聚焦居民养老、医疗、托幼等实际需求,将治理、服务关口前移,持续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加强综合服务、兜底服务能力建设,建强“一老一小”服务阵地,在多方合作、跨界整合、资源共享中打造一个个“民有所需、我有所为”的幸福社区。

  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以智慧化助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再上新台阶。让社区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建设便民惠民智慧服务圈,积极搭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智慧平台,全面推行“一站式”综合服务系统,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民生服务“指尖办”“网上办”“就近办”,在“智”与“治”的深度融合中打造社区治理新形态,促进社区治理效能新跃升。

  (调研组成员:东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任鹏,光明日报记者刘勇,东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副研究员温惠淇,光明日报通讯员题旭丽、肖婉辰)

打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