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点多,天还没有大亮,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王红便走在了去往医院的路上。街道两旁张灯结彩,时不时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这天是大年初一,对王红来说,却只是从医20多年来无数普通工作日中的一个。
8点30分,心内科门诊室准时接诊。门一开,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在家人搀扶下颤巍巍地走进诊室,脸上满是焦虑和不安。
“大夫,这段时间总感觉喘不上来气,高血压的药也在吃,可效果就是不明显!这不,儿孙们昨天回来过年,发现后硬是拉我来看看。”
“您这是心衰,得赶紧住院治疗。”王红仔细查看患者的检查报告,轻声说道。
“大过年的,能不能开些药,我回去吃?”患者面露难色。
“这病可耽误不得!还是住院吧,等病情缓解后,咱再回家安心过年!”在王红的耐心解释和家人劝说下,老奶奶这才同意住院治疗。
“过年期间看病的人比平时少,但多半病情都比较重,要不,谁会这个点儿来医院呀。”说着话,王红手头的工作一刻也没停:安排患者办理住院手续、查看挂号预约情况、继续接诊下一位……
王红是一位“青二代”,自幼跟着父母从老家山西来到青海。1997年从河北医科大学毕业后,她做出了和父辈同样的选择——留在自己的“第二故乡”青海,建设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
王红告诉记者,青海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对居民的心脑血管健康影响很大。从小目睹这一切,她心里早就埋下了学习医术、守护高原人民“心”希望的种子。
大学毕业后,王红先在基层医院历练了8年,随后加入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医院的前身是1978年建立的青海省高原心脏病研究所,首任所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吴天一。
“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以吴院士为代表的高原医者战胜重重挑战,努力填补高原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空白。我们有幸追随先行者的脚步,怎能不沿着他们开辟的道路奋力奔跑?”王红充满感佩地说。
说话间,护士送来了一沓厚厚的资料。王红麻利地翻开审看,并递给记者瞅一眼:“瞧,医院又要选派骨干医师到外地进修啦!这些年来,我们送到北京阜外医院、安贞医院等心脑血管领域顶尖医院培训的人才越来越多,他们不断带回新理念、新技术。再加上一批批援青医学博士团的到来,医院的科研诊疗水平真是年年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