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领域唯一专业网站
首页>要闻>评论

深刻领悟“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的价值意蕴

2025-04-09 11:15:29来源:湖南日报作者:万俊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共产党人一直以来的庄严承诺、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深刻领悟“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坚定共同理想信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头等大事”是党的初心。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不仅是一部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奋斗史,亦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发展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提供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提供了充满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同时,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加强“四个全面”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提供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一切都是为了“头等大事”。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新理念,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新战略。经济建设方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锚定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方面,明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修订纪律处分条例,严肃党纪整肃党风,同时加强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更高水平法治中国,不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因素。文化建设方面,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社会建设方面,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明确提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美丽中国建设纳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转化为扎扎实实的民生福祉。

  实现“头等大事”的策略方针。深入调查研究,着力解决问题。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本着“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的理念,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才能找准发力点,把各项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强化民生建设的政策协同效应。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诸多政策是一个有机整体,在推进不同领域的政策时要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统筹安排,以实现资源的协调与优化配置。汇聚起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事业。要通过各种民主方式,制定符合人民利益和需求的政策,并进行评价和监督,及时调整和改进政策措施,引导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依靠自己的双手增进民生福祉、创造幸福生活。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大学。本文为2021年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改革开放’史视域下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研究”(SZ21019)阶段性成果】

打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