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领域唯一专业网站

河南孟州:“小板凳”议事会成效高

2025-04-11 08:48:34来源:光明日报作者:崔志坚 贺起帅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村东头的排水渠塌了半截,过段时间到了汛期影响排涝!”

  “村委会门口的健身器材,有几个螺丝松动了,不安全,得赶紧找人修一下。”

  4月7日傍晚,河南省孟州市南庄镇司庄村村委会旁边的一处小院门口,“议事厅”的牌子在斜阳中亮闪闪,对联也亮眼——“风声雨声村民呼声声声入耳,你事我事大家有事事事关心”,横批“一心为民”。屋子里,20余名议事成员正围坐在一起议事。

  村党支部书记马跃进一一记到本上:“老伙计们的意见俺都记下了,明天就分别安排落实,看大家还有啥意见。”

  在孟州市各乡村,每月“主题党日+群众说事”已是坚持多年的惯例。没有讲话稿,不设主席台,村干部、党员和村民搬着板凳围坐一圈,从邻里纠纷到产业发展,从基础设施到环境整治,所有议题都由村民“点单”。2024年以来,该市通过这一机制累计排查整治各类隐患20余处,解决民生问题730余件,化解矛盾60多起。

  “以前小区没有快递柜,经常出现包裹拿错、丢失等情况,还引发了邻里矛盾。没想到,这个问题在‘小板凳’议事会上得到了解决,现在有了智能柜,24小时随到随取。”在大定街道迎秀社区凤凰城小区,居民孟凡胜轻点屏幕,快递柜立刻开启。有困难当面讲、马上办,在接到群众和网格长的反馈后,迎秀社区随即主动搭建沟通平台,组织小区议事会成员、居民代表、快递公司工作人员围坐协商,从选址到施工,从电费分摊到后期维护,每个环节都由居民“拍板定调”,仅用5天时间,两组智能快递柜就投入使用。

  “小板凳”上问民需解民忧,凝聚了基层治理合力,也让居民在小区找到了“我爱我家”的归属感、“参与治理”的责任感和“共建共享”的成就感。

  孟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郭小三介绍,为破解乡村治理过程中“干部干、群众看”的困局,该市构建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三级议事体系,由村级“说事会”收集问题,镇级“联席会”统筹资源,镇级“督导组”跟踪问效。同时,推出“线上+线下”双平台,村民不仅能在现场提建议,还能通过微信群、打电话的方式提诉求,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打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