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领域唯一专业网站

孟宇宏总领事在《三角报》发表署名文章《桃花映雪原 文明绽新篇》

2025-04-11 10:53:34来源:中国驻巴塞罗那总领馆微信公众号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4月9日,驻巴塞罗那总领事孟宇宏在西班牙《三角报》发表署名文章《桃花映雪原 文明绽新篇》,全文如下:

4月,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莱里达桃花开满田园,而地球另一端的中国西藏林芝,桃花亦灼灼盛放于雪山脚下。这是自然美景的交相呼应,也是人类文明的万里对话。雅鲁藏布江畔的野桃树已与藏族村寨共生了数百年,林芝桃花节更是西藏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的缩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让这片高原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西藏的独特魅力,在于其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隆起最晚、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因而被称为“世界屋脊”,被视为南极、北极之外的“地球第三极”,是自然风光之旅的理想之地。西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政权始终对西藏行使着有效管辖。藏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第一条就对活佛转世做了明确规定,建立了金瓶掣签制度,明确了中央政府在灵童转世问题上的批准权。这一制度既尊重藏传佛教仪轨,又杜绝旧贵族操控转世,200余年来70余位大活佛经此诞生,成为“政教分离、爱国爱教”的鲜活见证。活佛转世是由中央政府履行审核与批准的行政职责,必须按宗教仪轨、历史定制和国家法律法规办,绝不是由达赖喇嘛本人或者个别团体说得算的,也不容任何外部势力插手干涉。

中国政府尊重和保障西藏各民族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西藏的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传承。1951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寺庙教育转向现代学院,藏文成为首个国际标准化的少数民族文字,传统节庆如雪顿节、藏历新年更成为全民共享的文化盛事。藏医药浴法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治愈了现代医学的疑难杂症。中国政府投入3亿元用于布达拉宫古籍文献的保护工作,建立西藏藏医药大学培养近7000名藏医药人才。正如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边会上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学者所言:“西藏文化保护不是博物馆式的封存,而是让传统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生。”

西藏的发展道路,始终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自治区成立60年来,西藏经济总量和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七番以上。2024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为6.8%和8.3%,农牧民转移就业64.8万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这些“温暖的数字”背后,是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道路,让西藏各族群众在改革与开放中共享新成果。

今日西藏已成为人类文明多样性保护的标杆,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响,自然与人文共生。202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桃花盛开之时,欢迎大家走进西藏!

打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