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领域唯一专业网站
首页>国际交流

迪米特尔·阿巴杰耶夫 | 人工智能的发展与人类主观性的价值

2025-07-17 09:58:18来源:仁之言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人工智能的发展与人类主观性的价值

保加利亚法律互动联盟国际仲裁院副主席、仲裁员

迪米特尔·阿巴杰耶夫

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我要感谢主办方的邀请,让我有机会与各位共同探讨这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重要议题。

人工智能与数字时代背景下,我们能够像今天这样面对面交流,以最真实的方式分享观点、传递情感、展现人性,这本身就弥足珍贵。在这个日益数字化的世界里,这样的相聚显得尤为难得。正因如此,今天的会议才如此重要。我们在此汇聚,不仅是为了交换意见,更是为了共同构建一个符合我们理想、值得留给后代的未来模式。

我的小儿子非常热爱音乐,他既作曲又写歌词,常常独自在音乐室里创作。他不喜欢人工智能,坚信“音乐诞生于心田”。这番话让我深有感触。在他看来,人工智能创作的音乐缺乏灵魂。不过在做作业时,他却悄悄使用AI工具,而且完成得很出色,虽然学校明令禁止。他说现在的AI已经能完美模仿人类风格,让人分辨不出是机器生成的。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现实:人工智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化,表现得越来越像人类而非机器。学校方面则在竭力应对这个挑战,但教育体系显然难以跟上如此迅猛的技术发展。

从本质上说,我们面临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在传统教育与技术革命之间找到平衡。人工智能确实能带来便利,节省时间,减轻工作负担。比如我儿子的老师现在用AI来评分,机器可以判断学生是否及格。但这也正是我们要在马德里召开此次“中欧人权研讨会”的原因之一。

漫步在这座城市,我们看到无数人类创造的美丽事物都是手工打造,源于人类的想象。而人工智能没有心灵,没有灵魂,它不会为日落感动,也不会因悲伤哭泣。正如笛卡尔所说“我思故我在”,人工智能也可以这样宣称。但这位哲学家还强调,质疑现实的能力才是人性的核心。古希腊人倡导自我探索,孔子则将学习分为“知之”“好之”“乐之”三个境界。人类在充满思考与怀疑的复杂道路上艰难前行,而AI不需要这个过程。它瞬间就能获取知识,却从不质疑。

孔子认为知识需要不断思考与更新。对AI而言,这却是个谜题:它掌握海量知识,却不知如何运用。它能写合同、作诗、开处方,甚至帮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但也可能成为“终结者”——不是通过武器,而是消解我们的价值观、文化和存在意义。特别是当AI与算法、社交媒体结合时,这种改变正在加速发生。

当前,算法正在决定我们能看到哪些视频、哪些信息会被放大。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沟通方式,甚至可能重塑我们的职业选择和个人认知,这本质上是对人权的某种侵犯。人工智能就像一种新型货币——它既能提供各种解决方案,也可能强行植入某些思想。如果有一天它决定创立一个新宗教,或者设计一套新的行为准则,并通过各种渠道来影响我们呢?这并非天方夜谭,而是可能发生的现实。更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甚至无法完全界定人工智能的善恶边界,因为许多方面已超出我们的控制范围。在监管方面,中国的实践正在影响其他国家。作为外交官,我亲眼见证了中国在这方面的努力。要实现有效管控并非易事,这既需要坚定的政治意愿,更需要国际社会的团结协作。

作为政治人物和外交官,我们肩负着为后代开创更好未来的责任。虽然以理想主义者的标准来看,这个目标或许困难重重,甚至看似难以实现,但我们依然要全力以赴、勇于尝试。正如我们此刻在马德里所做的这样。

谢谢!

(来源:中国人权研究会)

打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