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领域唯一专业网站
首页>国际交流

维多利亚·安娜丽娅·唐达·佩雷兹:维护人权即保障人人享有尊严的生活

2025-08-13 14:29:29来源:中国人权研究会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以“中拉命运共同体与人权事业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7月25日在巴西圣保罗举办。来自中国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130余位人权领域官员、专家学者及有关社会组织、智库、媒体代表就中拉在数智时代和气候变化等新趋势下的人权发展合作及中拉对全球人权治理的贡献展开讨论,汇聚共识。

  南方共同市场议会人权委员会主席维多利亚·安娜丽娅·唐达·佩雷兹作题为《维护人权即保障人人享有尊严的生活》的主旨发言。主办方供图


维护人权即保障人人享有尊严的生活

南方共同市场议会人权委员会主席

维多利亚·安娜丽娅·唐达·佩雷兹

  非常荣幸参与本次“中拉人权圆桌会”,感谢主办方的精心筹备,很高兴见到各位。

  在当今世界,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联系已发展到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紧密程度。这要求我们必须超越各自的特质与文化差异,就如何促进这种深度融合达成基本共识。而“人权”这一将我们汇聚于此的核心概念,正是最需要形成这种共识的典型领域。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人权问题或人权侵犯行为往往与战争状态、独裁统治等非常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或者被特定地诠释为某些道德观念和政治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这些价值观常常服务于现有国际秩序的利益诉求。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某些国家频繁以“人权”为由干预新兴国家内政,实施国际制裁措施,并将其包装成所谓“普世价值”的体现。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人的尊严才是真正具有普遍意义的核心价值。这种尊严绝不可能通过军事干预、经济制裁或政治施压等手段来实现。至于各国选择何种政治制度、建立怎样的经济体系等事务,这些本质上都不属于普世价值的讨论范畴,而是每个主权国家自主决定的内政事项。

  我们如何能够接受那些制造日益严重不平等的政治经济体系的国家,却自称为人权捍卫者?又怎能允许那些制造贫困的制度,来评判哪些地方存在人权侵犯?要回答这些问题,正如我始终强调的,我们必须重新构建人权的概念框架。我提出的人权新定义认为:人权必须与我们这个星球上每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这里所说的“日常生活”,是指人们能够有尊严地生活,并具备实现发展的基本物质保障,包括获得适足的住房、稳定的工作、健康的饮食与环境,以及可及的医疗和教育资源。我们坚信,唯有从这些基本生活需求出发,才能真实评估一个国家对人权的实际尊重与保障程度。从这个视角审视,中国的发展道路不仅成功使数亿人民摆脱极端贫困——这一伟大成就本身就是对人权与人类尊严最有力的捍卫;同时,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以人权保障为核心的新范式。

  在这个充满冲突的世界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当某种文明自视优越并试图压制其他文明时,和平共处就沦为一句空话。如果凭借经济优势欺凌他国人民,人类尊严也将不复存在。只有当世界各国真正认识到我们同住地球村、命运相连,并尊重每个民族自主选择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道路时,人权的真谛才能得到捍卫。归根结底,保障人权就是要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能过上真正有尊严的生活。

打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