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非人权研讨会22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办。图为利比里亚外交部副部长杰迪·莫布雷·阿玛在开幕式上致辞。主办方供图
首届中非人权研讨会22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办。超过200名来自中国和40余个非洲国家的人权领域官员、专家学者及有关社会组织、企业、智库、媒体代表等,围绕“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 携手实现发展权”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利比里亚外交部副部长杰迪·莫布雷·阿玛在开幕式上致辞。杰迪·莫布雷·阿玛表示,利比里亚将本次研讨会视为深入合作的起点。利比里亚致力于南南合作,推动加强非洲对塑造自身未来的战略发言权,努力推进建设不仅以贸易和投资为特征,更以包容、赋权与和平为特征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在首届中非人权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利比里亚外交部副部长
杰迪·莫布雷·阿玛
尊敬的各位阁下,
来自中国和埃塞俄比亚的东道主,
各位同仁,女士们、先生们:
我谨代表利比里亚共和国政府和人民,向各位致以热烈的问候。十分荣幸能够参加首届中非人权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携手实现发展权”为主题,为我们深化共同愿景提供了重要契机。
当今世界,我们正面临多重危机,如气候变化、经济脆弱、技术鸿沟等。这些危机提醒我们,发展与人权不再是彼此独立的目标,而是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的整体。
发展权,正如1986年联合国《发展权利宣言》所阐明,并经《非洲人权和民族权宪章》所重申,确认所有人民均有权参与、贡献并享受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发展。这不是一种慈善模式,而是一项基于法律和道德的权利——其根基在于公平、主权和集体尊严。
在利比里亚,这项权利并非抽象概念,而是一项切实可行的优先事项。过去二十年间,我国从冲突中复苏并取得民主成果,有赖于恢复民生、扩大权利和加强机构建设。从对教育和医疗的投资到公共服务的权力下放,我们正在采取审慎措施,使发展成为通往人类尊严和社会正义的路径。
然而,挑战依然严峻。我国超过40%的青年仍处于失业或就业不足状态。气候脆弱性持续导致许多家庭流离失所,生计遭受破坏。数字鸿沟也依然显著。例如,尽管手机使用广泛,但仅约三分之一人口能够有效访问互联网。这些差距不仅仅是统计数字,更反映出社会、经济和人权层面的现实问题。它们共同揭示了贫困的深层本质——不仅是物质匮乏,更是对机会的结构性剥夺,因而本质上是一项基本权利议题。
这正是伙伴关系至关重要的原因。多年来,利比里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作始终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务实成果的基础之上。这些合作反映了共同优先事项,而非单方面援助的联合基础设施和机构发展项目。例如,利比里亚政府办公大楼(现为利比里亚最大的政府办公设施)以及利比里亚大学芬德尔校区关键设施的建设,正是通过中利合作实现的。这些不仅仅是建筑物,更是对国家能力、公共服务供给和长期国家发展的投资。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全球的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有助于拓展经济走廊,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并为各国人民创造更多机遇。这些贡献与非洲自身的愿景,即《2063年议程》所倡导的以自决为基础的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高度契合。
我们的承诺十分明确:非洲不仅要成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的受益者,更要成为其共同构建者。我们正在积极塑造全球规范,并以自身方式主张发展路径。
作为一项法律原则,发展权不仅意味着获得基本服务,更要求存在可问责的机构、可执行的法律保护以及确保公平分享发展成果的规范框架。利比里亚正在推进法律和体制改革,持续加强这些方面。因此,发展不应仅从经济或技术角度看待,更应视为法治和民主治理所促成的基本条件。
数字化发展是未来最具变革潜力的领域之一。与许多非洲国家一样,利比里亚的数字鸿沟有可能进一步演变为权利鸿沟。信息获取、数字素养和互联网可负担性不仅是基础设施问题,更是教育、言论、创新和社会参与的关键推动力。通过技术转让、技能培训和相关投资,与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合作可在推进“数字正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样,教育依然是我们共同未来的基石。过去十年来,包括利比里亚人在内的成千上万非洲学生前往中国学习专业知识、掌握技术能力,并搭建起跨越国界的人文桥梁。这些交流正是我们所期待的那种伙伴关系:根植于知识共享、相互学习和长期信任。
各位阁下,各位同事,
如果我们要真正实现发展权,就必须不仅仅将彼此视为是捐助者与受助者,更应成为共同创造公平公正世界的伙伴。这样的世界依赖于团结、共同的规范以及对人类尊严的坚定承诺。利比里亚重申对南南合作的承诺,对非洲在塑造自身未来中拥有战略发言权的坚持,以及对建设中非命运共同体的信念——这一共同体不仅以贸易和投资为特征,更应体现包容、赋权与和平。
在前进的道路上,利比里亚不仅将本次研讨会视为一场对话,更将其视为深入合作的起点。我们期待探索三边合作的具体路径,开展发展权法律层面的学习,并拓展数字与教育伙伴关系。愿这一平台不仅反映我们共同的理想,更激励我们采取共同的行动。
谢谢!
(来源:中国人权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