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领域唯一专业网站

齐延平:“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非数字技术合作对发展权的赋能作用

2025-09-08 10:14:53来源:中国人权研究会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非数字技术合作对发展权的赋能作用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主任、科技人权研究中心主任、讲席教授

齐延平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非洲国家谋求独立解放和自主发展的榜样,拥有悠久的历史与充沛的活力,在此共探中非技术合作对发展权的赋能作用,更显意义非凡。在2024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共建中非数字技术合作中心,建设20个数字示范项目,共同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全球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之下,“一带一路”建设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数字技术崛起正在为中非全领域合作提供新支撑,为中非实现发展权注入新动能。

  中非数字技术合作夯实发展权实现的物质基础。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都表明,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国家发展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数字时代,国家间的“数字鸿沟”已经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难以充分享受信息红利,以及有效参与由此所催生的各种国际合作的重要制约因素。中非数字技术合作正是通过数字基础设施共建赋能数字中国、数字非洲发展,支持企业在移动通信、数据中心、海陆缆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协同推进高性能计算、量子通信等数字技术发展和推广应用,为发展权的平等实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中非数字技术合作激活发展权实现的内生动力。自主发展能力是发展权实现的关键,唯有真正具备独立破解发展难题的勇气和决心,发展权方能从由外部保障的“权利”变成内生驱动的“能力”。中非数字技术合作之所以意义深远,正在于它跳出了传统“输血式”援助的局限,通过赋能本土数字能力与支持自主创新,为中非发展权的实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近年来,中非不断完善和拓展数字领域各类人才培养渠道,鼓励企业、智库、高校等共建能力建设合作平台,持续提升数字能力和数字素养,让中非在数字时代能够占据自身发展的主动地位,让发展权的实现拥有永不枯竭的内在引擎。

  中非数字技术合作强化发展权实现的制度保障。可持续的发展权有赖于完备的制度体系支撑,中非数字技术合作通过推动治理体系现代化升级,为发展权的落地生根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在政务服务领域,中非依托中非合作论坛、“一带一路”倡议等多元对话合作机制,加强政府主管部门间交流对话,共享数字政府发展经验。在数字治理领域,中非携手开展规则共建,在数据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符合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共识。当数字技术与制度设计深度融合,发展权便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承诺,而是被制度明确保障、被技术高效落实的现实权益。

  人类正在加速进入一个数据为王、算法驱动、算力支撑的数字化生存时代。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唯有把握数字时代机遇,加强数字合作,以数字化推进现代化,才有机会在全球的发展格局中实现弯道超车、换道超车,赢得发展的主动权。“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非数字技术合作为发展权的实现带来了卓越的成效与广阔的前景。为了使数字发展红利能够更加公平、广泛地惠及中非人民,我们应当继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进一步深化在数字技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共创中非数字技术合作的美好未来。

打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