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权视阈下的南南合作范式重构:中非人权发展道路的互鉴与共赢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非洲研究院)副研究员,南非研究中心秘书长
赵雅婷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当前,全球人权治理面临结构性困境。发达国家通常将公民权利视为普世标准。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由于殖民历史与现实发展困境,更强调生存权和发展权,视其为人权的基石。这种认知差异,也是西方对非援助长期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与此同时,中非合作以发展权为中心,创新南南合作模式,为全球人权治理提供了新的路径。
今天,我的演讲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人权优先性上的结构性差异。这种差异反映在二者对人权议题的理论分野上,最大的争议在于个人权利与集体权利的优先顺序。发达国家主要关注第一代人权,即公民的政治权利,强调人权高于主权,并否认发展权是基本人权。而广大发展中国家认为生存权是基础,贫困人口的基本需求如粮食、医疗、住房等应优先满足。发展权是最重要的集体权利,包括经济自决和资源主权,是实现其他人权的物质前提。这种南北方差异的根源在于历史发展路径和现实发展需求的差异。一方面,在三代人权的演进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挥了不同作用。另一方面,欧美国家通过早期资本积累实现经济发展,并居于全球体系中心,而非洲长期受到剥削与压迫,实现增长与发展是非洲国家最迫切的需求。
第二,西方对非洲人权援助的困境及其根源。西方对非洲的人权援助的困境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无效性。自1960年起,发展援助委员会成员国的对外援助资金不断攀升,通过多边和双边国际机构,大量资金流入了发展中国家,其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是最重要的受援国。但是从现实来看,这些资金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非洲的现实困境。
二是干预性。西方国家带有政治导向的援助,将西式的人权民主、多党制及其治理模式作为援助的前提,忽视了非洲的粮食安全、疾病防控等紧迫的需求,破坏了非洲的发展自主性。
三是依赖性。长期的西方援助造成了非洲过度依赖外部援助,加剧了区域结构性困境。
西方国家对于非洲人权援助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认知错位。西方国家以所谓“普世价值”否定了发展权的合法性,这本质上是南北国家在历史文化以及经济结构上存在差异,也是全球治理领域的理念差异。
二是干预逻辑。西方国家对于非洲的援助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的,带有霸权思维,这严重干预了非洲内政。
三是双重标准。西方国家对于非洲国家的制裁和援助,明显受到利益的驱动,很多时候甚至无视受援国政府对其国内人权的践踏,使得西方对于非洲援助的威信力下降。
四是一体适用。西方试图用统一政策应对不同国家问题,但每国国情迥异,难以适配。
第三,以发展权为核心的中非人权合作模式创新。
中国和非洲国家拥有理念共识,双方深知国家独立和集体发展权是实现人权的首要前提。中国和非洲国家都重视以发展权为代表的集体人权。中国和非洲国家认可人权,个人权利从属于集体权利,发展权具有优先性。另外,非洲国家和中国都在人权保护上有着共同的追求,即携手推进现代化,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实践机制上,中国和非洲国家依托中非合作论坛,构建了战略对接、制度保障、发展与安全统筹的“三位一体”框架。
在与非洲合作的过程中,中国坚持“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护发展”的理念,促进人权、发展和安全的关系从相互孤立逐渐走向了融合,通过中非合作赋能非洲人权发展。
首先,中非合作通过需求导向的系统赋能,有助于非洲人权保障水平的实质性提升。在健康权方面,注重公共卫生体系能力跃升与全民的覆盖。在发展权方面,关注基础设施联通与产业赋能的减贫效应。在安全权方面,助力冲突治理与和平能力的建设。
其次,中非合作助推发展权的核心化与南方话语崛起,推动全球人权治理的范式重构。一是将发展权制度化——从理念到全球议程的推进——中非已经共同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发展权列为核心的评估指标;二是用话语体系创新,解构西方人权话语霸权。人权标准需要适配非洲的殖民历史遗留问题和社会发展阶段,粮食安全和教育卫生体系建设优于选举权等政治权利,国家独立自主是人权实现的前提;三是治理模式输出,即在国家能力建设中注重人权保障。
最后,中非合作形成自主发展道路的全球示范,是南南合作范式的历史性创新。一是原则创新,强调主权平等与非条件性援助。二是机制创新,重视多边平台与融合治理的实践。三是知识体系重构,体现了南方国家的学术自觉。
女士们、先生们,
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决定了实现人权路径的差异性。中非合作实践表明,发展阶段的不同必然导致人权优先序列的差异。人权不是单向的道德标尺,而是多元文明在经济与发展中共同开拓的史诗。发展权是非洲人权的根基,民众的体面生活比选举权更为迫切。发展中国家拥有选择道路的自主权,拒绝一体适用。中非应携手,并广泛联合全球南方国家,通过联合国改革构建包容性治理架构,增设发展权监测机制,矫正国际融资失衡,创建文明互鉴平台。中非人权合作努力铺设了一条以发展权为基石、南南共治为路径、文明多样性为底色的新路,将为“人人得享人权”的崇高理想写下属于全球南方的意识自觉。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