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是科学引领“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强力推进“十五五”全面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
《建议》坚持把法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确立了未来五年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和原则。《建议》在“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部分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即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达到更高水平。更高水平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志是,法治运行体制更为健全,法治规范体系更加完备,法律公平正义更为坚实,人权法治保障更为充分,权力制约监督更加有效,服务经济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国际法治话语权和贡献力显著提升。《建议》提出的“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原则,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也是未来五年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建议》坚持统筹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协同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聚焦全面依法治国重点难点堵点问题作出了顶层设计,确立了未来五年法治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在法治政府建设上,《建议》提出,全面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完善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机制,健全规范涉企执法长效机制,防止和纠正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在政法领域改革上,《建议》提出,推进政法工作数字化平台建设,强化跨部门执法司法协同和监督,规范司法权力运行,完善司法公正实现和评价机制,强化检察监督,加强公益诉讼,健全国家执行体制。在法治社会建设上,《建议》提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营造全社会崇尚法治、恪守规则、尊重契约、维护公正的良好环境。
《建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大法治观”,将法治贯穿于国家治理和国家建设各领域各环节,系统部署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军队建设、对外关系、党的建设等各领域法治建设任务,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基本遵循。在经济建设领域,《建议》提出,建设法治经济、信用经济,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执法,强化产权执法司法保护,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在国家安全领域,《建议》提出,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完善社会治理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深入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多元化解、有序化解。在军队建设领域,《建议》提出,深入推进军队法治建设,加强法规制度供给和执行监督,完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
总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确立了未来五年全面依法治国的总蓝图、施工图,吹响了建设更高水平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集结号、冲锋号。
(作者:黄文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来源:《法制与社会发展》2025年第6期。本文转自法学学术前沿微信公众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9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