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至14日,乌兹别克斯坦国家人权中心举办第四届撒马尔罕人权论坛,主题为“环境挑战: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的人权未来,寻求可持续解决方案”。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吉林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鲁广锦应邀参会,并在主旨发言阶段作视频发言。以下为发言文稿。
在第四届撒马尔罕人权论坛上的发言
鲁广锦
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吉林大学教授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朋友:
上午好!
在这里,我要代表中国人权研究会,代表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白玛赤林先生和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蒋建国先生,对第四届撒马尔罕人权论坛的举办表示衷心的祝贺!
本次论坛将主题定为——“环境挑战: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的人权未来,寻求可持续解决方案”,可谓顺应了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和保障人权的大势,这也充分体现了会议主办方的深刻洞察力和思想睿智。
长久以来,人类在创造了高速发展的经济奇迹的同时,也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环境问题,人类越来越被恶劣的环境所困扰。气候、环境、人权之间的关系,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为人们所关注。人类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地摆在世人面前。
就在刚刚过去的6月5日,即“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他的讲话中用最新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巴黎协定》通过近十年后的今天,“到2030年将长期全球变暖限制在1.5摄氏度的目标已岌岌可危”。按照设计,从现在起到2030年,全球排放量需要每年下降9%,才能使1.5度的限制有望实现。而事实是,“排放情况正在沿着错误的方向发展”,2023年全球排放量非但没有降低,反而还上升了1%。其结果是全球气温依然在升高。据欧洲联盟委员会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6月5日发布的报告,2024年5月是历史记载以来最热的5月。
人类与其他动物的不同,是因为人类有自觉意识,能够在危机中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找到一条合适的出路。在应对气候变化、环境危机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人类已经采取了诸多行动,但压力依然巨大,需要采取更加一致且有力的行动。
多年来,中国坚持认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认为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关乎人类前途命运。2022年召开的中共二十大,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积极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以负责任的精神推动《巴黎协定》的达成和生效。中国已明确提出实现碳中和的时间点,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政策规划和实际行动上,中国不断完善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实践方案。中国积极制定实施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法规、政策、标准与行动,推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实践不断取得进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持续巩固提升。中国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面,不断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绩。
以上是我的发言。
谢谢各位!
祝论坛取得成功!